將B-21稱作六代機 美國在焦慮什么 嫉妒與焦慮交織

中國新型戰機成功試飛后,美方表現出復雜的情緒,包括嫉妒、焦慮和憤恨。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美國國防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社交媒體上宣稱B-21是全球首款六代機,試圖強調美國在六代機領域的領先地位。然而,這種說法并未得到廣泛認可。嚴格來說,B-21是一款戰術飛機,是B-2戰略轟炸機的小型版本,主要為了解決B-2造價昂貴和維護困難的問題。盡管B-21采取了更智能的技術,但在速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無法完全滿足六代機的要求。

美國的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NGAD是否已經研制出來尚不清楚,也沒有進行過試飛活動。因此,將B-21拉出來作為救場手段顯得有些倉促,可能適得其反。此外,有美媒指出,中國的五代機殲-20雖然在2011年首飛,但多年來一直受困于發動機問題,直到近兩年才換裝國產渦扇發動機。文章認為,中國的發動機技術不夠成熟,缺乏制造六代機的核心要素。同時,中國最近公開了另一款五代機殲-35,在對殲-35需求量大的情況下,中國可能會把重心放在五代機的制造和升級上,而不是全力研發六代機。

美媒分析認為,中國新型戰機試飛可能是放出的煙霧彈,目的是讓美國感到危機并陷入軍備競賽。自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國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但由于多次對外戰爭和去工業化的影響,美國制造業大幅萎縮,長期保持貿易逆差。目前,美國背負的債務已達36萬億美元,每年支付的利息超過國防開支。如果繼續增加軍事投入,美國可能會面臨入不敷出的情況,最終導致國家破產。

實際上,美國媒體的擔憂并非毫無道理。不過,他們可能并不了解中國的行事風格。以空間站為例,國際空間站耗資超過1000億美元,而中國空間站小巧玲瓏,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依托成熟的國內產業鏈,中國也可以有效管理六代機的成本。如果美國單方面認為中國新型裝備問世是為了誘使美國陷入軍備競賽,那么美國需要做好準備面對解放軍的挑戰。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