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正式開通,近千名灣區游客“嘗鮮”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6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天15時,萬眾矚目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車試運營。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格局和想象空間徹底被打開,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超8000萬人口,將攜手進入“1小時生活圈”。

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是當今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超級工程變身“超級動脈”。中山至深圳的車程從2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內,未來廣州南沙至中山僅需15分鐘,珠海和江門至深圳從2小時以上縮短至1小時內,構筑起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和互聯互通新格局。

深中通道開通。廣東交通集團供圖

深中通道歷經7年前期研究、7年艱辛建設,1.5萬名建設者鑄就了深中通道海上天路、海底長城。今天中午,8輛粵運大巴接載近400名深中通道建設者代表及家屬,到深中通道提前感受自己親自參與建成的偉大工程。

為了迎接此次深中通道的通車,不少旅行社在幾個月前就精心策劃相關線路,推出“深圳、中山1天(或2天)”及一次性打卡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兩個“超級工程”的線路。旅行社以深中通道為紐帶,串聯起灣區城市的旅游景點。

深中通道建設者帶著家人提前體驗。廣東交通集團供圖

今天下午,嶺南集團旗下廣之旅組織了近千名灣區游客,分別從廣州、東莞、中山、深圳、汕頭等地出發,在開通首天“嘗鮮”,感受穿云破海、踏浪伶仃的“超級工程”。

廣之旅董事長、總裁趙文志表示,從旅行社的角度來說,深中通道的開通,將成為灣區旅游的又一新亮點。以此為抓手,旅行社將研發更多灣區內多城聯動旅游產品,為大灣區游客、來粵的外省游客及入境的外國友人們了解大灣區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體驗。

深中通道開通首日,近千名灣區游客“嘗鮮”打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攝

“有了深中通道,從橫琴到深圳更加方便,我希望可以去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業務。”在珠海橫琴創業的澳門青年劉智龍滿懷期待。粵港直通巴駕駛員李立新興奮地說,在這宏偉壯觀、展示中國形象的世紀工程上駕車穿越伶仃洋,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我會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讓旅客一路安全暢行。”

深中通道是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構建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核心交通樞紐工程,項目是環珠江口“黃金內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是大灣區內“深莞惠”(指的是“深圳”“東莞”“惠州”)與“珠中江”(指的是“珠海”“中山”“江門”)兩大功能團的直連通道。

6月30日15時正式開通試運營的深中通道。廣東交通集團供圖

深中通道的建成,將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絡和大灣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以24公里的里程和30分鐘以內的車程打通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經濟動脈,串聯前海、南沙、橫琴、河套“四大平臺”,聯通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將在大灣區更加高效暢通流動,將進一步點燃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對推進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國內,民生,基建工程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