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影響廣泛的刑事案件類型,包括虛假購物、刷單返利、冒充客服領導熟人等。盡管反詐教育和宣傳渠道豐富,老百姓的防范意識增強,但電信網絡詐騙形勢依然嚴峻,各位仍需提高警惕。
浙江省公安廳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打擊涉詐窩點1325個、涉詐黑灰產窩點1185個,追贓14.8億元。此次發布的案例中,涵蓋2起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詐騙、1起機票退改簽詐騙,反映出一些電詐的新趨勢。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犯罪手段變得更加隱蔽。FaceTime、屏幕共享等新技術新業態成為犯罪集團利用的新技術。對銀行卡、電話卡“兩卡”的強力治理,也讓犯罪集團的“洗錢”手段更加隱蔽,從原來通過銀行卡轉賬,逐步轉向**取現金,蠱惑引導受害人購買、寄遞黃金,以及虛擬貨幣交易等方式轉移資金。
電詐團伙呈現出多行業支撐、產業化分布、集團化運作、精細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特征。在這類案件中,犯罪集團組織嚴密、分工明確。詐騙金主、頭目和骨干往往躲在境外,誘騙年輕人赴境外從事詐騙活動。通過境外聊天軟件,他們再指揮境內人員實施APP制作開發、推廣引流、買賣信息、轉賬洗錢等各類違法犯罪,境內境外銜接緊密。
很多人認為電詐離自己很遙遠,然而經歷包裝后,它們可能隨時出現在我們周圍。例如,嘉興海鹽偵破的詐騙案就是今年報案較多的“機票退改簽”案件。6月20日,李某接到自稱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的陌生來電,對方稱其機票需退改簽,改簽后可退款300元。李某按騙子要求下載了云服務APP,并逐步點擊了虛假鏈接、開通企業收款碼及數字人民幣,隨后登錄對方提供的短視頻平臺賬戶進行充值,后發現被騙。接報警后,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通過研判分析,鎖定了以王某為首的黑灰產團伙。8月中旬,專案組成員赴外省成功抓獲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查扣贓款1400余萬元。經查,該團伙自2023年4月以來,非法獲取多家航空公司機票數據5000余萬條,并以每條7至1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給下游料商,再由料商販賣至境外“機票退改簽”詐騙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