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22日電 題:“東數西算”下的內蒙古尋求改變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李永春從來不曾想過,他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會因“東數西算”而聲名日隆。
“6月29日在和林格爾舉行的2024中國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相信知名度能更大一些。”22日下午,李永春告訴記者,當他在廣播中聽聞這一消息后,“心情非常爽”。
李永春口中的和林格爾,確切地說是指和林格爾新區。2022年,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和林格爾新區批復成為“東數西算”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布局中。
2023年7月1日,當地官方媒體《呼和浩特日報》顯示,“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后,和林格爾新區要“面向京津冀提供強實時算力需求,面向長三角地區提供近實時算力需求和快速在線業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等其他地區提供離線分析、后臺加工和一般在線業務。”結合內蒙古充足的能源、風光電等清潔能源量大價格低的優勢,和林格爾新區正在全力打造國家“東數西算”綠色算力中心。
圖為發展中的和林格爾新區。 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融媒體中心供圖“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續培育,呼和浩特市已經形成了以數據中心為基礎、綠色算力為支撐、人工智能為方向的發展新格局。”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表示,現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3大運營商,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5家金融機構,以及華為、科大訊飛、東方超算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都選擇在呼和浩特市布局算力中心和智算中心。
業界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呼和浩特亦從早期的“中國云谷”向“世界算谷”“世界智谷”昂首邁進。
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與數據管理局局長吳蘇海介紹,內蒙古在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體系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支持內蒙古和林格爾集群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優化算力產業布局、強化電力保障、促進調度交易、推進綠色發展、拓展應用場景以及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等6方面提出16條支持措施,拿出“真金白銀”賦能綠色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東數西算”的征程中,距離呼和浩特不到150公里的烏蘭察布,亦名聲在外。
圖為阿里巴巴(烏蘭察布)數據中心。(資料圖) 烏蘭察布市委宣傳部供圖記者從烏蘭察布市政府獲悉,烏蘭察布自2021年獲批列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城市以來,“草原云谷”名片便越來越靚,當地大數據產業算力規模持續擴大,算力結構不斷演化。截至目前,簽約機架規模超105萬架,已投運算力達24000P,智能算力占比74%。華為問界汽車、盤古大模型、上汽集團、大疆無人機、復旦大學等企業、院校先后將智慧模型、智能駕駛、仿真模擬等模型訓練部署在察哈爾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大數據后續的開發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算力支撐。
圖為烏蘭察布華為云數據中心(資料圖)。 烏蘭察布市委宣傳部供圖“內蒙古能源資源豐富,擁有穩定可靠的低廉電價優勢,要加快綠色電力向綠色算力轉化,培育壯大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綠色算力產業規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內蒙古為代表的西部地區在綠色算力和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應當緊抓搶抓“東數西算”工程和“雙碳”目標實施機遇期,加快構建多元異構綠色算力供給體系;加大強綠色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持續提升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加速液冷、儲能等新技術應用落地,進一步提升算力碳效水平;深化人工智能和“東數西算”場景。(完)
【編輯:何穎】 國內,城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