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鋒,快來幫忙!”6月22日凌晨4點多,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佘家坪鎮前山橋村村民黃國鋒接到組長姜孝成的電話后,立馬從床上爬起,拿起電鋸沖出門去。
6月21日晚8點至22日早8點,桃源縣持續暴雨,多個鄉鎮降水量超過歷史極值。前山橋村出現12處塌方和泥石流,其中楠竹園組一段主干道被倒塌的幾棵杉樹截斷。黃國鋒趕到現場后,在姜孝成帶領下,他和幾名村民冒著大雨用了2個多小時,才將路面清理干凈。
“要在暴雨中守住家門口的產業。”黃國鋒事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平時在縣城從事貨運工作。這幾年,除了傳統的茶葉和油茶,村里還接連辦起了羅漢果、黃精等產業。“我正琢磨著,等這些產業都成熟了,就把業務拓展到村里來,幫大家把農產品運出去。”他說。
“我們村是湖南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產業都是在2021年前后辦起來的。”前山橋村黨總支書記燕品優說,這兩年,隨著產業漸漸步入正軌,不僅讓村集體收入明顯增加,也讓村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
燕品優說:“這次遭遇強降雨,全村有50多名村民主動參與搶險救災,有的村民還把自己的挖掘機開出來供村里免費使用。”
在桃源縣茶庵鋪鎮松陽坪村,一陣大雨過后,桃源縣松源茶廠的老板唐德志看著倉庫里來不及轉移的茶葉焦慮萬分。村民王宏亮突然出現在他面前:“老唐,我們來幫你!”
王宏亮是村里的采茶工,采1天茶能收入180元,一年能掙3萬多元。22日一早,大家在平時用來交流用工信息的采茶群里商量義務到茶廠幫忙搶險。一聲號召下,王宏亮就帶著七八個人來到松源茶廠。
茶廠里的4名工人也主動趕了過來。10多人連續工作了6個小時,順利將2萬多斤茶葉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10多萬元的損失。
松陽坪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茶,共有茶園面積4200多畝。該村黨總支書記陳一球介紹,近年來,相關部門指導大家在選育新品、綠色生產等方面做了很多嘗試,發展了幾百畝有機茶園。2023年,茶園每畝平均收益5000元,比過去增加了2000多元。
忙活完畢,唐德志原本要加價給大伙兒結賬,但包括自家工人在內,所有人都不肯收下這天的工錢。記者讓唐德志撥通了王宏亮的電話,此時正在別處幫忙清理茶園的王宏亮說:“幫茶廠就是幫我們自己,等災情過去了,以后掙錢的機會多得很。”(記者周勉)
社會,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