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眾文藝:現象與意義”研討會在京舉行

  北京12月27 (記者 高凱)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社中國現代文學館共同主辦的“新大眾文藝現象與意義”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出席并主持會議。對于此次研討會的舉行背景,李敬澤當日表示,“新大眾文藝”的概念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從當下人民大眾文藝生活的巨大新變中來。“從文學的創作,到讀者的閱讀和接受,文學生產傳播各環節的形態都在發生重點的持續性的變化,文學性正在更廣闊的領域中不斷生長和蔓延。一系列大眾文藝生活中的新變化,正在重新塑造和影響文學的面貌”。

  李敬澤指出,與過去的大眾文藝相比,新大眾文藝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交互性”,過去作者與接受者截然兩分的格局正在被改變,文藝的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正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生融合。一系列新特點的產生建立在社會發展的兩個重點條件之上,一是全民素質的提升,二是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此基礎上,人民大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斷迸發,人民大眾正在之前所未有的能力規模和熱情,深度參與文藝的創造,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討論的重點話題。

“新大眾文藝現象與意義”研討會在京舉行。主辦方供圖

  當日與會專家圍繞新大眾文藝的內涵特點與意義,大眾文藝的歷史脈絡與最新發展,媒介變革對文化生活文藝形態的塑造,新大眾文藝對文藝觀念變革的啟示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大家談到,新大眾文藝在今天呈現出蓬勃生長的態勢,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新大眾文藝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其創作和傳播方式,與此同時,社會結構的多元化演變以及大眾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促使當下的文化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鮮明趨勢,進而有力助推了新大眾文藝的崛起。新大眾文藝為廣大民眾提供了很多表達自我和參與文化創造的機會,它突破了傳統媒介的諸多局限,推動多種新媒介深度融合,極大豐富了當下的文化生態,其創作主體也不再局限于專業的創作者,群眾廣泛參與其中,展現出旺盛活力。

  當日還舉行了由文藝報社《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國作協創研部共同主辦的“新大眾文藝文本及闡釋”學術工作坊,專家學者于其中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