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創新試點公廁“管、護、服”改革 著力提升旅游城市新形象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鮮敢

小公廁,彰顯大民生。西藏林芝市始終將公廁管護作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旅游服務品質的關鍵舉措,以波密縣為試點,以創建旅游名縣為抓手,緊盯縣域范圍內86個公共廁所,創新公廁“管、護、服”三大改革,讓“方便”更方便,讓群眾真正享受到良好的生活、出游環境,為建設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打下堅實基礎。創新精準“管”廁模式

實行差異化管廁。實施分類差異化管理,將縣域內所有公廁按區域位置、服務功能和使用頻率等因素分為3類,27座重點服務旅游發展廁所定為Ⅰ級;9座重點服務城區公共衛生廁所定為Ⅱ級;50座重點服務村莊公共衛生廁所定為Ⅲ級,打破原有粗放式的公廁管理模式。同時,分類制定公廁消毒、清掃保潔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實現公廁日常管理精準有效。實行專業化管廁。按照分類標準形成“第三方專業管理+部門行業管理+鄉鎮屬地管理”新模式,聘用專人包保、專門負責、專業管理,對公廁實現“一對一”管護全覆蓋,打破原有管理主體不清、職責不明及管理服務水平低的問題。截至目前,聘請第三方專業管護公司2家,聘用各類管護人員90余名。

創新精細“護”廁機制

建立護廁保障運維機制。健全完善公廁管護保障機制,根據公廁的實際需求及管護標準,精準投放運維資金,將每年的日常管護經費從1萬元每廁提升至2萬元每廁。利用專項資金解決水電供應問題,定期對公廁內設施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于破損的及時進行維修或更換,確保公廁正常運行。截至目前,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30萬元。健全完善“一廁一檔”精細化管理機制,將打掃時間、次數等登記在冊,嚴格執行每天至少4次清潔,保持公廁內外部的干凈整潔。建立護廁督導檢查機制。構建科學完善的公廁環境衛生考核機制,縣委、政府兩辦等7家部門聯合開展不定期督導檢查,反饋公廁衛生問題,推動整改工作落實;制定公廁環境衛生檢查考核表,年底進行評級,評定等級與運維資金相掛鉤,不合格等級下一年管護經費縮減20%,實現以“督”促改、以“考”促優。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督導檢查8次,發現公廁衛生臟、亂、差等問題22個,已全部完成整改。

創新精心“服”廁方式

打造服廁新環境。從群眾需求出發,在公廁內提供基礎衛生服務,配備卷紙、洗手液、面鏡等免費“六小件”86份,創造溫馨、舒適的如廁環境。堅持試點先行,在318沿線公廁旁打造房車營地,免費為游客提供熱水、wifi、充電等服務;精心設置波密旅游景點照片、路線圖等宣傳欄27個,切實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打造服廁新業態。借鑒區外經驗做法,引入商業運營元素,擺放售賣柜組成簡易便利店,創新“以廁養廁”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截至目前,318沿線公廁售賣柜實現全覆蓋,運營便利店4個,上架各類商品價值10萬余元。

國內,民生,公共服務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