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5名前高管被查,宣告著醫藥反腐仍在深入。5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個月,海正藥業、上海醫藥、通用藥業等企業共5名前高管確認被查。另據經濟觀察網報道,云南白藥爆發窩案,原董事長王明輝、原首席運營官兼高級副總裁尹品耀等5位公司曾任高管,因涉及同一事項先后被紀委監委部門帶走調查。懲治行賄犯罪仍是醫藥反腐的工作重點。
被公告的和被曝光的
過去一個月,知名藥企相繼傳來前高管被調查的消息,包括海正藥業、上海醫藥、國藥集團等。在官方已披露的詳情中,受賄仍是上述高管被查的主要原因。
海正藥業、上海醫藥前高管被查的原因與受賄有關。4月30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上海檢察機關對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原總裁周軍涉嫌貪污、受賄案提起公訴。2016年10月至2023年11月18日,周軍任上海醫藥董事長。海正藥業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前董事、前總裁李琰2019年至2022年期間在公司代理業務中涉嫌貪污罪、職務侵占罪、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過程中。
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的有國藥集團原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楊曉明,湖北通用藥業有限公司原財務總監代旭輝以及湖北通用藥業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建。其中,湖北通用藥業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醫藥”),后者是通用技術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
另外,經濟觀察網報道稱,云南白藥爆發窩案,原董事長王明輝、原首席運營官兼高級副總裁尹品耀等5位公司曾任高管,從2023年年初至2024年年初,因涉及同一事項先后被紀委監委部門帶走調查。
針對公司爆發窩案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云南白藥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北京君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表示,盡管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涉及的問題是什么,但考慮到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和競爭激烈程度,云南白藥前高管涉及行賄受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關于窩案的問題,張文波認為,行賄受賄等腐敗行為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會形成一條條的腐敗鏈條。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責,一些人可能會選擇主動檢舉揭發其他犯罪行為,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露更多的腐敗行為。
合規成關鍵 銷售費用降幅最高超17%
醫藥反腐風暴之下,公司的銷售、推廣費用是備受關注的合規焦點。深圳交易所報告提到,在財務指標中,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宣傳推廣費用占銷售費用比重與商業賄賂風險的相關度較高。
隨著醫藥反腐工作持續推進,不少藥企著力轉型改變營銷模式,對銷售費用率進行管控。2023年,海正藥業、上海醫藥以及中國醫藥的銷售費用較上年都有所下降,僅云南白藥的銷售費用增長。
2023年,上海醫藥銷售費用同比減少2.64%。上海醫藥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2023年下半年開始,管理層堅決對營銷模式進行了有效地調整和優化,自營終端能力得到很大改善及提高。預計在營銷模式優化的過程中,2024年的銷售費用率將得到進一步的管控。
2023年下半年正是醫藥反腐風暴開啟的時間。2023年7月,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從2023年財報來看,海正藥業、中國醫藥的銷售費用分別同比下降1.57%、17.41%。僅云南白藥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9.84%至49.92億元,云南白藥對此解釋稱,本期銷售規模增長,銷售費用增加。
合規經營是對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學教授鄧勇對醫藥反腐現象的看法,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鄧勇提到,不少醫藥企業的高管被查,這表明國家對醫藥行業的反腐力度正在加強。通過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警示其他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推動全行業向合規經營轉變。
在張文波看來,國家對醫藥行業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腐敗行為被揭露和查處。這不僅是對腐敗行為的嚴厲打擊,也是對整個行業的規范和整頓。醫藥反腐的持續推進,有助于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護患者的權益,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鄧勇也認為,總的來說,醫藥行業反腐勢頭依然強勁,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高壓態勢仍將持續。這對于整個醫藥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而言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有利于構建一個更加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提醒著所有企業必須依法依規運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