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訓文
外國使節參觀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 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供圖
近日,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鄉的一座普通四合院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莫桑比克、薩爾瓦多、塞舌爾等36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外交官。他們應邀參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北京朝陽基層立法聯系點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近距離感知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和治理經驗。
為匯聚民意民智提供有效渠道
走進立法聯絡站,駐華使節和外交官的目光被眼前一個暗金色大字吸引。它是一個中文繁體的“灋”字,在“法”的上下兩端,各支出兩根天線。
“法”字在中國古代寫作“灋”。根據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水”字旁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廌”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一種神獸,據說它能辨別是非曲直。“這是我們立法聯絡站的標識。”南磨房鄉人大主席焦成志介紹,天線寓意著在法治軌道上,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國家立法“直通車”,為表達基層群眾立法訴求、匯聚民意民智提供有效渠道,“可以說是上通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下連立法聯絡站和居民”。多名駐華使節贊嘆標識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韻味。一名駐華使節說,在古希臘神話中也有代表正義和秩序的女神形象,這表明中西方從古代就共同追求司法公正和維護正義的法治精神。
“有了立法聯絡站,更多的居民群眾參與到國家立法中,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和自豪感更強了。”焦成志說,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設立兩年來,開展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公司法等10余部法律法規的立法意見征詢,共收集來自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等意見建議131條,上報給國家立法機關。
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發展的一個縮影。北京市朝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宏志介紹,2021年7月,北京市朝陽區人大常委會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確定為基層立法聯系點。如今全區43個街道(鄉)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了立法聯絡站,在街鄉所屬的292個社區或選區建立了立法信息采集點。
“通過線上線下平臺,代表們廣泛收集民意,及時向人大和政府反映”“紫南家園小區加裝電梯過程中遇到困難,人大代表接到居民反映后認真調查研究,形成合理方案,最終推動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在工作人員介紹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對各級人大代表的工作機制有了深入了解。
“各級人大代表都能夠真正與民意相通”
在南磨房鄉立法聯絡站的報告廳,一場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立法意見征詢會正在進行。這部法律是規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法律基礎,該法修改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征詢會現場,駐華使節和外交官近距離進行了旁聽和觀摩。
“如何保障選民向代表反映訴求,代表如何向選民規范反饋處理結果等,應有相應的規定”“關于代表小組活動如何組織,沒有相應的規定。建議增加代表小組活動具體的落實措施”……6名來自全國、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鄉的四級人大代表,結合自身崗位和實際調研工作,從立法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代表履職、代表服務保障等各方面對代表法修改提出了意見建議。
駐華使節和外交官認真觀摩、仔細聆聽,不時記錄著會議要點與參會感悟。中國多級人大代表的設置,給塞舌爾駐華大使安妮·拉福蒂娜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此前她閱讀過關于中國立法程序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資料,但實地觀摩中國的基層民主實踐還是第一次。“我了解到中國的立法者、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廣泛、高效地直接從基層群眾中獲得意見建議。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有架構、有程序的,各級人大代表都能夠真正與民意相通。”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制度”
在現場,駐華使節和外交官與人大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人大代表是如何選舉產生的?如何確保婦女、少數民族權益?”烏干達駐華大使奧利弗·沃內卡對人大代表選舉流程很感興趣。
陳宏志解釋,中國的人大代表選舉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也就是間接選舉。
談及代表名額時,陳宏志說,朝陽區450名區代表當中,女性代表183名,占40.7%,少數民族代表37名,占8.2%。另外還有普通工人等基層代表以及青年代表,反映出代表類型的廣泛性。
尼加拉瓜駐華大使邁克爾·坎貝爾提了一個問題:“人大代表如何平衡本職工作和代表履職?”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說,作為一名律師行業的代表,他在履職過程中注意發揮自身的優勢,就自己熟悉的領域、關注的領域、感興趣的領域提出意見和建議,以確保這些意見和建議是可落地的、可行的、管用的。他已經提出了150多個建議和意見,這些建議和意見都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相當比例的建議得到了落實、落地和解決。
“我們可以充分地發揮專業優勢,做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兼顧自己的本職工作,又可以履行好代表的職責。”北京市人大代表常藝是一名來自醫療衛生界的代表。她舉例說,十多年前,她所在的選區——北京市朝陽區常營地區醫療資源比較匱乏,當時有選民聯合給她寫了選民意見,希望在當地建一所三級甲等醫院。她結合自己履職調研和本職工作,充分了解群眾需求,結合當地衛生規劃,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經過議案跟進和督辦,醫院最終建成了,老百姓的關注得到了非常好的響應。
“外籍人士建言獻策需要什么流程?”“人大代表如何使用互聯網平臺收集群眾意見建議?”……駐華使節就感興趣的話題提問、發言,人大代表們結合自己的履職經歷詳細作答,整場活動也因此“拖堂”。
“如何用民主來解決人民面臨的問題是民主的核心。”薩爾瓦多駐華大使阿爾多·阿爾瓦雷斯說,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參與實踐。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環節都能體現人民意愿、聽到人民聲音、保障人民的政治參與權。這是中國式民主的活力所在。
邁克爾·坎貝爾說,今天的活動讓他進一步了解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怎么具體實踐的。反映民意、匯聚民智的意見建議能夠被一一記錄下來,傳遞給立法機關,成為國家立法的源頭活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制度。”
國內,時政,港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