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市豐臺區舉行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布大會。會上,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宣布落地豐臺,并且力爭在1年內,形成1—2個成熟穩定、安全可靠、運轉高效的低空指揮調度系統。
據悉,本次大會旨在聚攏區域低空經濟產業上下游資源,成立產業聯盟,發布創新成果,加速聯動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和科技企業持續圍繞低空經濟產業開展布局和研究。有關分析指出,這將對北京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發揮運行保障優勢有很大助力。
加速上下游資源聚集
物流運輸、文旅觀光、植保巡檢、消防救援……越來越多的場景開始在低空空域得到應用,低空經濟產業正在成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新引擎。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為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
以北京市豐臺區為例,得益于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眾多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科研院所,發展低空經濟順勢而為,同時,其較為全面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對完善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低空經濟產業生態起著重要作用。
據介紹,北京市豐臺區已聚集了115家低空經濟重點企業和110家**關聯企業,其中涉及無人機、低空防御系統、高精度導航、雷達、通信裝備等領域核心企業16家,產值規模近400億元。近期,北京市豐臺區還發布了規劃建設200萬平方米低空經濟產業園,將包括100萬平方米研發基地、100萬平方米制造基地。目前已籌備好中車二七廠、首鋼二通廠26萬平方米的廠房空間,還有5000套人才公租房,可直接對接企業和人才落地。
此次大會上,北京市豐臺區政府發起成立了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據悉,該聯盟以國家低空經濟深度發展戰略及北京市相關產業政策為指導,聚焦低空空管、飛行器研制、運營服務三大產業板塊,首批成員包括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中船海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鳶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兵器第一研究院、北京航天三發高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20家京內外相關領域單位。
“未來,聯盟的重點工作是聚攏產業上下游資源,突破低空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將布局建設市級‘低空空域調度指揮系統和安全保障重點實驗室(中心)’,成立若干獨立研究團隊,開展產業關鍵技術的協同創新,力爭在1年內,形成1—2個成熟穩定、安全可靠、運轉高效的低空指揮調度系統。”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市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表示,豐臺區還在籌劃成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金,聯合頭部企業、調動社會投資機構,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集聚核心企業不少于200家、產值規模超過1000億元。
發揮北京飛行服務保障優勢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低空管理改革系列政策法規的**,全國各地積極推進低空經濟發展。
據悉,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了航空器研發制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業。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放眼全國,北京在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上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在飛行服務保障上,就是保證飛行器在具體的場景里進行安全高效的運行。
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鐵軍進一步表示,首先在低空經濟領域專利方面北京排在全國第一,其次北京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專業院校及企業數量是名列前茅的,這次產業聯盟的落地,也是把北京的優勢真正地聚集起來、利用起來。
在本次大會現場,北京市豐臺區低空經濟領域重點企業也進行了數字化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的創新成果發布。據悉,中國通號、交控科技正在推動成立低空管控研究中心,著力開發集合“空中高德”“空中信號燈”“空中安全控制”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低空管控平臺,加強低空經濟頂層設計。
據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構建低空空域管控、無人機制造、服務運營“三業一態”產業格局,發揮智控核心技術優勢,放大“根技術”同心圓,打造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解決低空大規模、安全飛行難題,助力低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在5月15日當天,北京市延慶區政府也發布消息稱,近日,延慶區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建設,助力首都低空安全發展。在此前的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助理苗軍還指出,延慶無人機產業園將于2026年建成集研發、辦公、生產、生活等功能為一體的專業特色園。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程靚
國內,民生,基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