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國飛谷”建設暨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市余杭區舉辦,“中國飛谷”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核心區揭牌成立。活動當天,多位院士受邀出席,科研院所代表、知名專家學者、低空經濟領域企業代表等300余位嘉賓參加大會。
“中國飛谷”建設暨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余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4年,低空經濟賽道火熱,為搶抓這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余杭區計劃構建“1+3+9”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格局,即建設一個低空產業發展新高地,布局低空新基建“三張網”,打造低空經濟九大應用場景。
會上正式發布了《打造“中國飛谷”品牌 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余杭將錨定國家低空經濟綜合產業示范區核心區目標,打造一核兩翼、全域發展、有核無邊的低空經濟總體布局,“一核”是未來科技城核心區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兩翼”是南湖未來科學園產業拓展區和環北航區域產業聯動區,“全域”是指包括余杭經濟開發區、良渚新城在內的覆蓋全區的“中國飛谷”低空經濟產業品牌。
在布局低空基礎網、低空航線網、低空飛服網等低空新基建“三張網”上,余杭區也亮出了不少關鍵指標。比如,到2027年,集聚低空經濟領域優質企業150家以上,實現低空經濟產業規模300億元;3年內建成公共無人機起降場10個,末端無人機起降點100個,滿足各類低空新興航空器的起降、停放、充電、飛行、作業需要;到2027年,開通無人機航線200條以上。
此外,余杭區還將打造一系列豐富多元的“低空+”應用場景,融入快遞物流、城市治理、應急救援、交通管理、農林植保、能源巡檢、環境監測、載人eVTOL、文旅融合等多領域,讓“飛行半徑”不斷延伸。
據了解,早在2020年,余杭就入選了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成為最早進行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急醫療配送、應急保障等場景應用探索的城區之一。目前,余杭已開通無人機航線100余條,建立起降場(點)50余個,約占杭州市的70%,建設成果浙江省領先。
“余杭區擁有低空經濟相關企業近百家,覆蓋低空生產制造、技術研發、商業應用、運行服務等諸多領域,還集聚了北航中法航空學院、天目山實驗室等一批航空航天高校和科研院所,將為低空經濟振翅高飛帶來強大的科技支撐。”余杭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余杭區將深入實施企業培育提優、應用場景拓展、基礎設施提升、低空產業集群、場景試點爭創、產業聯盟發展等六大行動,助推低空經濟全生態發展。
會上,《余杭區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即“低空經濟18條”)發布,以“高含金量”給予企業空間保障、投資補助、規模獎勵等綜合性扶持。
例如,對技術改造和新建“低空經濟”項目,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再提高10%的補助比例,單個項目補助可達總投資額30%,最高1億元。在成果轉化獎勵方面,對獲得eVTOL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相關資質的企業,每年最高資助3000萬元;加大首臺(套)獎勵,對經杭州市及以上認定的首臺(套)裝備及關鍵零部件,按照市、區兩級1∶1配套,最高獎勵1800萬元。此外,還將設立30億元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深化“創投基金+孵化空間+專業服務”融合發展,暢通低空經濟發展的“金融血脈”。
此次大會上,7位院士專家獲頒“中國飛谷”建設專家顧問團聘書,余杭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低空經濟產業園揭牌并迎來首批優質企業入駐。(譚琴)
國內,城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