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千萬別碰毒品!

2024年6月26日是第37個國際禁毒日,如果一切如愿,在今年國際禁毒日的前一天,未成年戒毒人員小馬(化名)就要離開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重返家庭。

在該所,數百名像小馬一樣的未成年戒毒人員已成功戒除毒癮并回歸家庭。

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李從斌表示,自2014年以來,該所收治強制戒毒的未成年人數量最多時300多人,現在只有10人。在針對該所2017年至2018年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326名未成年戒毒人員回訪調查中,戒斷成功率超過96%。而在一墻之隔的云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目前收治的未成年女性戒毒人員只有1名。

民警和戒毒人員談心談話。

別碰毒品!害己害人!

“爸爸媽媽經常吵架打架,上學期間,我總是心不在焉,害怕媽媽又被爸爸打了。”2022年1月,小陳(化名)因家庭問題輟學了。走出校門的小陳混跡在KTV,被朋友們引誘著吸食“K粉”。她說:“吸食過后,昏昏欲睡,煩惱沒了。清醒之后,渾身無力,什么東西都吃不下。”

為了謀生,小陳學會了打碟,去緬甸娛樂場所賺錢。在緬甸的日子,她吸食“麻黃素”和“神仙水”。“一年半的時間,我患上腸胃病,覺也睡不著,體重不到80斤,頭發大把大把地掉。”小陳講述著那時的身體狀況。

后來,小陳在回國途中被抓。今年5月20日,她被送到云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

在戒毒所,小陳得到了特別的關愛。她說:“這里的警察有的像姑姑,有的像媽媽,她們對我很好。我爭取早日戒除毒癮。”

前幾天,小陳的爸爸打來電話,電話的那頭,11歲的弟弟說:“姐姐,你快把毒戒了,出來我給你買好吃的。”講到這里,小陳有些哽咽。她說:“千萬不要碰毒品,好奇心會害死人,希望同齡的在校學生們,能讀書就好好讀書。”

2020年的一天,13歲的小馬(化名)逃學了,不敢回家,就在外面露宿。一天晚上,他遇見幾名吸毒人員。“來吸一口,這個東西好吃。吃了就像坐飛機一樣,飄飄欲仙。”經不住誘惑的小馬就這樣沾染上了毒品。

一次,兩次,被抓了,放回,又吸食上了。2022年7月12日,小馬被送進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他說:“剛進來時,雙腿疼痛、嘔吐、渾身發冷發熱。”

在戒毒所,小馬積極配合矯治戒毒,在戒斷毒癮的同時,學習了幾套強身健體的拳術,還學會了摩托車修理技術。

“因為表現好,6月25日我就要走了,還有點舍不得這里的警官們。”小馬說:“回去以后,找份活賺點錢,開個摩托車修理店。想到爸爸媽媽因自己吸毒而離婚很后悔,希望以后能好好盡孝。”

那顆紅色的小藥丸,將小楊(化名)帶到昏天暗地的日子。

同樣是13歲那年,小楊也因為逃學,被朋友誘惑吸食了“紅色的小藥丸”,俗稱“小馬”。之后的4年時間里,他的世界被毒品控制了。被送進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時,小楊的肺部出了問題,心率極不正常。

“康復訓練1年零2個月,我現在的身體指標正常了。”小楊說,“跟了一些不該跟的朋友,讓自己走上吸毒的道路,給家庭造成了災難,特別害怕爸媽會離婚。”小楊后悔地說:“千萬不要碰毒品,害己害人,朋友會遠離你,親戚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

民警帶領未成年戒毒人員練太極拳。

別碰毒品!心毒難戒!

“精神上補鈣、情感上補愛、文化上補課、謀生上補力。”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員收治管理的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該所副所長李從斌表示,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通過管理工作精細化、生活衛生工作人性化、教育工作多元化、習藝勞動社會化對未成年戒毒人員進行矯治康復,最終實現的效果是讓孩子安心、讓父母放心、讓社會關心。

李從斌舉例說:“成年人每周有3天吃到肉,未成年人是天天都有肉吃,未成年人干活是半天勞動,半天學習。除此之外,未成年人有獨立宿舍,管理上不與成人交叉。”

為幫助未成年戒毒人員恢復身體機能,戒毒所探索出一套“四季運動康復套餐”。該所四大隊一級警長張劍波介紹,春季有基礎訓練的慢跑和氣排球,在夏季有傳統武術小洪拳和太極拳,在秋季有競技性的凳子操,在冬季有室內訓練的杯子舞。

在該所,針對未成年人開展愛國主義、法律法規、傳統文化、生活常識等方面的教育,并通過信件、電話、探訪等途徑,強化親情幫教,引導未成年戒毒人員安心戒治,樹立徹底戒除毒癮、回歸家庭社會的信心。

2019年,有一名未成年人解戒出所后考入云南大學。

“我們還與民政、教育、婦聯等部門溝通協作,聯合各方力量參與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工作中,累計對61名戒毒人員事實無人撫養的未成年子女進行了‘一對一’幫扶。”李從斌說,這些未成年人出所以后,所里還要跟蹤監管,進行就業等方面的幫扶。

令戒毒所管理警察們欣慰的是,出所未成年人的戒斷成功率超過96%。這10年來,警察們會收到就業、創業及結婚的喜報。

盡管對未成年戒毒人員強制戒毒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作為長期在一線的管理警察,張劍波告誡:“千萬不要去碰毒品,身體上的毒戒除了,可種在心里的毒難戒,心理上的陰影會伴隨很久很久,甚至一輩子。”

以劇普法。

多方發力 共筑禁毒防線

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圍繞“防范青少年藥物濫用”的主題,云南省戒毒管理局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要求,開展體現新時代特點,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禁毒戒毒宣傳教育活動。

云南省戒毒管理局要求充分發揮強制隔離戒毒管理機關禁毒防艾教育基地作用,利用好“真實案例”資源庫,采取以案釋法、現身說法等形式,與教育部門形成合力,參與進學校構筑禁毒教育的機構防線、思想防線、行為防線三條防線中來,廣泛傳播禁毒戒毒理念。

國家禁毒辦專家庫成員、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亞洲藥物濫用研究學會理事、云南師范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莫關耀教授說:“面向青少年開展防范藥物濫用教育,其本質就是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毒品預防教育是安全教育,是科學教育,更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

莫關耀表示,開展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必須提高思想認識、轉變禁毒教育理念、加強禁毒理論研究、重視禁毒師資建設、研發禁毒教育資料、解決禁毒機制體制問題、落實政策法律保障,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質量,保障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持續、健康和穩步發展。

據悉,在“6.26國際禁毒日”活動當天,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將聯合云南師范大學開展相關主題宣傳日的活動。

莫關耀表示,學校是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減少毒品需求的主渠道,司法行政強制隔離戒毒所是減低毒品危害的主陣地。二者的緊密合作,必將推動新時期“一體兩翼”戒毒新模式的全面創新。

近年來,云南省戒毒管理局與云南省教育廳攜手共建平臺,進一步整合資源,在禁毒教育、禁毒法治建設、禁毒(戒毒)社會工作和禁毒社會治理等領域深度合作,建立教育幫扶雙向聯動機制,共建教學科研基地和實習實踐基地,打造了學校和強制隔離戒毒所警民合作平臺,同時,將毒品預防教育進學校與強制隔離戒毒緊密結合,將減少毒品需求與毒品危害有機結合,在預防青少年濫用麻精藥品,防范戒毒人員復吸方面持續發力,實現了普法宣傳和戒毒幫教雙發力、雙推進、雙見效。

云南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先后與紅河學院共建成立了運動戒毒研究基地,與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共建成立禁毒警示教育基地,與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共建成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和警校共建示范點,讓大學生走進戒毒所進行幫教。同時也為有效指導支持高校開展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和戒毒場所社會職能延伸拓展了新平臺、提供了新路徑。

云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以未成年戒毒人員成癮經歷和成長故事為原型,創作戒毒故事、戒毒漫畫等,以云南戒毒公眾號為平臺,講述未成年戒毒人員的故事,呼吁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達成了較好的宣傳效果。(黃銘、黎亞云 文/圖)

社會,社會犯罪,涉毒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