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今天是全國土地日,讓我們節約用地、合理合法用地、珍惜土地。”6月25日上午,在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門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們為來往群眾分發全國土地日宣傳材料,介紹國家土地政策。
今年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當天上午,河南省自然資源廳以“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
耕地保有量穩定在1.12億畝以上,河南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河南省耕地總面積11271.1萬畝。今年6月發布的《河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確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 9837.89 萬畝。
今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景志剛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規定糧食安全以及糧食生產有關的事項的法律,為我們各級各部門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法律的遵循。”
近年來,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持續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從戰略全局部署推進耕地保護工作,使耕地紅線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將耕地保有量穩定在1.12億畝以上,為穩定糧食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讓每一寸土地發揮最大效益,河南創新節約集約用地舉措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景志剛說:“節約集約用地,就是要做好讓每一寸土地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寸土生寸金。”
他表示,近年來,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創新節約集約用地思路舉措,堅持向規劃要空間、向空間要空間、向結構要空間,劃優劃好城鎮開發邊界,加強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深入開展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整治專項行動,規范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推動轉變土地資源利用方式。強化“畝均論英雄”用地導向,積極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開展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強化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容積率管控,以土地高效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中部糧食主產區國土生態與土地利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正式揭牌。河南省國土空間調查規劃院自然資源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任春太介紹,該野外站利用遙感、田間動態監測以及室內試驗測定等技術手段開展調查研究,不斷為土地資源綜合監測、監管,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市民解答土地相關知識,宣傳我國的土地國情國策,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進一步號召社會公眾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不斷增強關注土地資源、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自覺性,推進形成人人節約用地、人人保護耕地的新格局。(楊露露/文 麻文靜/視頻)
國內,城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