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不宣示“不為‘臺獨’而戰”!顧立雄協助賴清德“獨化”臺軍

今天上午,面對民代質詢如何看待嚴德發曾經有關“臺軍不為‘臺獨’而戰”的宣示,賴清德當局首任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公開叫囂每位臺軍弟兄只為“臺澎金馬的2300萬人民而戰,為2300萬人民現存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而戰。”顯示顧立雄“臺獨”立場頑固不化,試圖協助賴清德推動臺軍“獨化”“綠化”的所謂“軍務改革”。

嚴德發是蔡英文執政期間第二任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他與前任馮世寬、其后任邱國正都曾在立法機構公開宣示“不為‘臺獨’而戰”。如今的顧立雄則完全不跟進,完全跟著賴清德的“臺獨”調門走。

事實上,臺軍長期以來都存在“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的問題,即便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任內在軍中安插“獨派”人馬,但至今臺軍都不乏認同“中華民族”,具有“大中國”思想的高階將領,他們反對“臺獨”。臺軍此一狀況讓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非常困惑,因此,如何讓臺軍加速“綠化”,就成為他上臺后“治軍”面臨的首要問題。

這就是賴清德選用一個“軍事門外漢”,但政治立場卻深綠的顧立雄擔任其首任防務部門負責人的邏輯所在。島內輿論普遍解讀,顧立雄雖然不具軍事專業,但賴清德重用他,一是讓他在建軍方向和軍購方面配合美國,二是借重他“鐵腕、狠辣”的風格推行所謂“軍務革新”——即加速臺軍“獨化”工程。

其實,早在賴清德去年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其防務智囊就提出,臺軍“軍務革新”的當務之急要以“臺灣史觀”取代“黃埔史觀”,以解決臺軍“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不效忠“臺獨”的問題。

臺軍不為“臺獨”而戰,讓叫囂“新兩國論”的賴清德心虛無比,他急急想突破這種困境。于是,6月16日,他跑到高雄鳳山舉行的黃埔百年紀念慶典上,向臺軍訓話“應為臺澎金馬而戰”“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

可是,天下黃埔是一家,“黃埔精神”并不是“臺獨”勢力想清洗就可以清洗的。外界也看到,在黃埔百年紀念前夕,許歷農、黃幸強、馬登鶴、丁渝洲、張岳衡、楊國強、陳良沛、全子瑞等八位高雄鳳山陸軍官校校長,共同署名發布公開信,呼吁臺軍“傳承志節,以黃埔軍魂護守兩岸和平”。臺軍退役上將季麟連公開高呼:“驅逐‘臺獨’,復興中華。”這都充分展現了島內黃埔人對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傳承堅守,對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的執著追求。

賴清德上臺以來,短短一個月內獲得兩次美國對臺軍售;撤換島內最高軍事科研機構“中科院”院長,揚言提升軍備體系效率,強化對美軍購與武器自制;宣布組建所謂“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一連串動作的本質就是“以武拒統”“以武謀獨”“倚美謀獨”,妄圖實現賴清德所叫囂的“臺灣不會屈服”“以實力保和平、以實力保‘主權’。”

兩岸都是中國人,大陸重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武力只針對“臺獨”與外部干涉勢力。愿為“臺獨”而戰的“臺獨”武裝只是少數。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今年新加坡香會期間警告,在強大的解放軍面前,“臺獨”分子就是螳臂當車、自欺欺人,這種行為造成的結果就只能是加速滅亡。中方對任何的“臺獨”的極端情景、情勢,準備得非常充分,對付“臺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不足掛齒。(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國內,時政,港澳臺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