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筆樓丨孤島不孤,總有人為你而來!

  6月19日至20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古祝村連降大雨,山洪傾瀉,道路塌方,斷路、斷電、斷水、斷通信,救援進不來,消息出不去,500多人的村子一度成為“孤島”。

  孤島不孤。自失聯后,無數人為古祝村牽腸掛肚。道路中斷3天后,隨著挖掘機的鏟斗高高揚起,最后一個塌方點的最后一方土被清出,古祝村的生命通道成功打通。

  網友感動之余紛紛點贊:暴雨中,因為有你們,所以倍感溫暖。孤島不孤,總有人為你而來。

  受強降雨影響,古祝村一度斷電、斷水、斷路、斷通信。

  為了將村里受災情況的消息送出去,消防救援隊伍背負沉重的衛星通信設備,徒步挺進古祝村。其間跋涉近9個小時,途經至少40處塌方點。

  頭頂是隨時可能二次塌方的山體,身側是湍急的河流。記者問其中一位消防救援隊員,怕不怕?他說,當時一門心思要把設備送進去,把希望送進去,“來不及害怕”。

  受災嚴重的紹濂鄉小溪村,20多名武警官兵操控多臺大型機械設備,奮戰1小時,在被洪水沖垮的公路上架起一座25米長的應急橋,打通了進出村的通道。

  6月22日,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小溪村,武警官兵架設的臨時橋梁貫通,村民通過橋梁出行(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在家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孩子,搶險現場是頂天立地的漢子。一位大姐專門找到武警官兵致謝:“戰士都和我兒子差不多大,看他們這么辛苦,我也心疼。”

  騎電瓶車出村的小伙子,專門把車停在路邊,認真地給救援隊伍拍照。他說,要記住這些素未謀面的臉龐。

  武警官兵、消防隊員、黨員干部、自發參與的志愿者……突如其來的暴雨洪水,讓他們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

  一條條因塌方阻塞的道路被搶通,一個個失聯村重新通水、通電、通網。有網友說,洪水烈火之中,縱使血肉之軀,亦為鋼鐵長城。

  連日來,多地遭遇強降雨。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災害發生后,各方力量高效集結,緊急投入搶險救援。從中央到地方,全力以赴防汛救災,搜救失聯被困人員,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調運應急物資,搶修搶通基礎設施,排查處置次生災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迷彩綠”“火焰藍”“救援紅”,四面八方力量匯聚,爭分奪秒趕赴災區。一個個“來不及害怕”的身影,鑄成一道道搶險救災的銅墻鐵壁,也繪就一幅幅溫暖感人的畫面,讓很多網友紅了眼眶。

  貴州織金,黨員干部為主體的應急搶險隊伍穿梭一線防汛救援;湖南長沙,救援人員跳進齊腰深的水中,一趟趟轉運受災群眾;江西九江,救援隊伍“以背為橋”,救出被困老人;廣東梅州,消防員在洪水中雙手接力,托舉新生……

  6月20日,救援人員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泗水鎮開展救援工作。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暴雨中,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每一個奮不顧身的故事,都讓人動容。

  山高路遠,總有人為你而來。

  臨災遇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是我國舉國應對各類災害的不變底色和真實寫照。

  汛情就是號令。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緊急馳援;水利部統籌會商調度;公安部加強力量準備,確保聞令即動;交通運輸部建立惡劣天氣預警預報協同聯動機制……各地災險排查力爭不漏一戶,救援不落一人,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心上。  

6月23日下午,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紹濂鄉古祝村,武警官兵打通前往古祝村道路,抵達古祝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徐光達攝)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每有災情,總有人腳下是泥濘、心中是百姓,總有人不畏艱險、不懼風雨。

  未來一段時間,特別是隨著全國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汛仍將是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請相信,總有人為你而來,與你并肩前行!


  監制:令偉家

  終審:曹建禮、康麗琳

  文字:陳尚營、王博、潘峰(參與采寫:屈彥)

  題圖漫畫:潘紅宇

  編輯:李代祥、繆異星、劉雅萱、伍越

社會,正能量,救助救援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