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和平橋附近,“螺”販子展示的福壽螺凍肉。 澎湃新聞記者 夏如初 圖
大量野撈福壽螺被去殼后“偽裝”成田螺肉流入市場,經澎湃新聞報道后引發關注。
6月29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回復澎湃新聞,經現場核實,“過師傅”品牌的螺肉串產品是委托漢壽縣宏泰食品廠加工生產,現場未發現相關進口資質和檢疫報告。至于螺肉是否存在部分進口,漢壽縣市監局將進一步核實。
該工作人員稱,基于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已責令長沙過師傅食品有限公司對產品標簽進行補正,詳細標明具體螺肉原料品種,以供消費者選擇參考。后續將緊密配合漢壽相關部門,開展進一步調查。
同時,開福區市監局將持續高壓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從業者生產經營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據此前報道,6月上旬,澎湃新聞在湖南、重慶等多地暗訪調查發現,從野外捕撈的福壽螺價格極為低廉,與田螺、環棱螺價格相差數倍,多被去殼加工"偽裝"成田螺肉,流入市場。經剝殼篩選成串或熟制等工藝后,讓人難以分辨。一家福壽螺加工廠負責人稱,一年可銷幾百噸,主要銷往餐飲店和預制菜加工廠。
記者調查發現,湖南多地的串串麻辣燙店、凍品批發店鋪售賣或使用知名冷凍食品加工企業“過師傅”品牌生產的螺肉串。記者在線上平臺購買一袋同款產品,經專家辨認發現,與福壽螺高度相似。
該公司一位營銷總監此前強調,市面上福壽螺很多,但該公司使用的是一種“進口”螺,“和福壽螺沒什么關系”。根據產品信息,記者走訪位于漢壽縣的生產廠家宏泰食品廠,發現該工廠不生產冷凍食品,只有烘焙產品。
此事經澎湃新聞報道后,28日下午,漢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已查封涉事的漢壽縣宏泰食品廠。
澎湃新聞此前致長沙過師傅食品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公示的電話,接線人員自稱是公司行政部門人員,對于原料問題不清楚,留下記者電話后稱會由相關負責人聯系。截至發稿前,尚未回電。
工商信息顯示,長沙過師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銷售雞肉串、面筋串、臭豆腐等燒烤、油炸產品。
漢壽縣宏泰食品廠成立于2009年9月。工商信息顯示,該食品廠曾多次因違反食品安全法被處罰。其中,今年3月,該公司因未按規定對生產銷售的食品包裝上標識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內容,被漢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2.3萬余元。
國內,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