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致辭批摜蛋是“頹廢之風”,有些苛責了 | 新京報快評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陸雄文院長在畢業致辭中批評“摜蛋之風”盛行。圖/社交平臺視頻截圖

| 江城

近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陸雄文院長發表了畢業致辭《信仰的力量終將開花結果》,提到“摜蛋之風”盛行的現象,引發了關注。

在致辭中,陸雄文院長表示,“當下摜蛋之風盛行,普通百姓摜蛋是游戲休閑,肩負使命與重任的官員、企業家、職業經理偶有摜蛋,也是放松和調劑,但摜蛋之風橫掃大江南北,吹進各層面、各角落,卻是社會失去動力、失去企業家精神的表現,是逃避之風、頹廢之風”。

陸院長的發言洋洋灑灑,談到了諸多話題,包括學院的歷史、企業家精神、對畢業生的期待等,但突然話鋒一轉,在中間加入了對摜蛋的評價。在嚴肅的畢業致辭里,著重談到了看似離題的摜蛋,想必是院長有感而發、不吐不快。

近些年,摜蛋頗為火爆。這個原本流行于個別地區的紙牌游戲,開始風靡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江蘇和安徽兩省就有超過2000萬人經常參加各類摜蛋活動,全國摜蛋愛好者已達1.4億人。更突出的,則是摜蛋的規格在肉眼可見地不斷提升。

比如,國家體育總局**中心相繼發布了《競技摜蛋撲克競賽規則(試行)》《摜牌(摜蛋)賽事辦賽指南(試行)》等多項摜牌(摜蛋)競賽規范,摜蛋比賽的規則不斷完善。

2023年9月,首屆由國家體育總局**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全國摜牌(摜蛋)公開賽首站比賽在上海舉行;與此同時,多地也開始相繼成立摜蛋協會。摜蛋儼然有從草根走向廟堂的趨勢,也折射了摜蛋的流行程度。

摜蛋之所以火爆,當然和其中的趣味性、益智性和社交性有關。這和所有的游戲都是類似的,人們在玩的過程中感到了快樂和放松,這是游戲得以流行最根本的因素。

對于快樂和放松,人們并不應視之為一種“多余”,相反,這本是生活哲學的終極目標之一——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滿著歡聲笑語呢?從這個角度說,摜蛋非但沒有“原罪”,對于調劑生活來說反而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讓個人休閑乃至社會景觀都多了輕松和柔和。

所以,說摜蛋是“逃避之風、頹廢之風”,多少也有些苛責了,摜蛋未必擔得起這個“罪過”。社會因摜蛋盛行而失去動力云云,這個邏輯跳躍得未免過大,很難經得起推敲。

但是,陸雄文院長的一番話也不失為一個提醒:凡事過猶不及,任何一種游戲,如果沉迷過度乃至衍生出了超出游戲的功能,那人們也不妨抱有一分警惕。

比如,中國摜蛋研究院院長李旦生就對陸院長的發言表示了認可。他說,玩摜蛋無可厚非,但“沉溺于此,影響工作,懶政怠政,甚至在低齡人群例如小學生中推廣摜蛋,那是胡鬧”,“有這樣為摜蛋降溫的言論是一件好事”。

而除了沉迷摜蛋、游戲過度之外,摜蛋的另一個問題則在于性質異化。這個問題在摜蛋流行之初就出現,摜蛋似乎透著某種所謂“高端社交”的魅影。比如,摜蛋被認為起初“流行于金融圈、投資圈”,有的公司“舉全公司之力研讀摜蛋教材和技巧秘籍”,甚至產生了所謂“摜蛋募資”的說法。

這些說法或段子真假難辨,但沒法不令人在意——如果一個純粹的游戲被異化,演變成了臺面下交易的潛規則,成了助推不正之風的工具,那么對摜蛋有所降溫,并進行重新審視也就有了必要。

社會也應當借由這種討論,進一步明確摜蛋的方向:將摜蛋作為一個單純的游戲,維系住其健康、益智的底色,讓其回歸生活調劑的原始定位。相信也只有做到了這些,摜蛋才能真正地行之長遠。

撰稿 / 江城(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軍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