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張克瑤 通訊員 盧美心】6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陜公大學堂”系列公益講座(2024河南第二期)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本次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軼教授主講,講座開始前還舉辦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卓越法治人才培養基地”揭牌儀式。
王軼教授與鄭州市司法局二級巡視員司久貴為“卓越法治人才培養基地”共同揭牌。據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建立法治人才培養基地,與鄭州市律師協會聯合培養卓越法治人才,是中國人民大學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陜公大學堂”橋梁紐帶作用的又一次有益嘗試。
河南省委原副秘書長、省直工委原書記王群等領導出席。中國人民大學河南招生組部分領導等嘉賓參加活動。
講座現場,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原副主任張書欣為王軼教授頒發“主講人”證書。王群對王軼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河南招生組師生表示感謝,并強調了“陜公大學堂”在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豐富群眾文化活動以及促進河南省與母校交流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軼教授以“民法典實施過程中的重大疑難問題”為題作講座。他表示,法治建設與政治緊密相連,二者相輔相成,必須深刻認識到政治因素對法治的深刻影響。隨后,王軼教授進一步解讀民法典的地位和作用。
王軼教授介紹,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一部基礎性法律,具有綜合性、廣泛性和優先性。他通過數據兼具人身利益和財產利益,以及數據資源的持有權、加工權和產品經營權等實例進行了具體說明。
王軼教授還結合《民法典合同編通則司法解釋》(法釋〔2023〕13號)的相關條文進行詳細闡述。“貫徹實施民法典,要以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典為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準則。”王軼教授說。
本次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河南校友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州市律師協會會長趙虎林主持。河南省政府參事、河南中煙工業公司原巡視員趙志正,河南省統計局原一級巡視員趙德友,河南省政府原參事、河南國控原總經理王魯豫,河南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王勤學等領導出席。
見習編輯:李文玉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國內,時政,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