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利州:帶娃掙錢兩不誤 “媽媽崗”暢通婦女靈活就業路

工人們正在裝配件。李霞供圖

7月3日,在廣元市利州區雪峰片區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的“巧娘手工坊”,通過“媽媽崗”實現就業的寶媽們坐在各自的工位上,熟稔地將喇叭焊在主板上,再細心接上電源線、裝進電池,緊接著將組裝好地整套部件塞進外殼。巧手翻飛間,一只藍牙耳機在寶媽手中逐漸成形。

39歲的雪峰寺社區居民楊琴有2個孩子,之前一直在家當全職媽媽,如今她已是“巧娘手工坊”的常客,從最開始的一天只能做幾十個到如今每天能做兩百多個,一天下來輕輕松松就能掙個七八十元。

“除去周末陪孩子的時間,一個月下來能掙一千五六百元,一家人的生活費是完全夠用了!”楊琴邊忙活著組裝耳機,邊列舉“媽媽崗”的諸多益處:離家近,送完娃兒上學就能順路過來做;能打發孩子不在家的閑暇時光,總比窩在家里強;邊做手工邊跟寶媽們交流養娃經驗,有了社交自己每天過得很開心……

自從推出“媽媽崗”以來,像楊琴一樣受益的寶媽已有200余人。今年4月,針對周邊留守婦女群體就業需求旺等實際情況,雪峰片區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探索“媽媽崗”就業模式,積極打造“巧娘手工坊”,通過區人社部門聯絡對接本地企業,為周邊留守婦女群體打開就近就業的大門。

“我們特意引進了對技術要求不高的電子元件拼裝工種,年輕寶媽和大齡婦女經過簡單培訓就能上手,而且工作時間靈活,還可以帶回家做,極大地方便了需要照顧家庭或有其他兼職工作的群體。”雪峰片區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母錦芳說。

而在一年前,中心剛成立時,如何為周邊零散工提供就業服務還在探索期,母錦芳說,中心的初衷是想為“互聯網+”、快遞、外賣等新業態領域以及家政、建筑、搬運等領域的零散工,打造一個溫馨的家園,但經過一年時間的試運營發現,為這部分群體服務的作用十分受限。

“比如,一些外賣員來這里最多就是充個電,在這里候著也接不到單;做建筑活的零散工有自己的用工信息圈,不需要到這個地方來……”母錦芳說,“后來經過分析我們發現,雪峰片區屬于城鄉結合部,相較于其他片區,點外賣的群體并不算多,隨之新就業群體體量就上不去,因此我們立即調整就業服務的方向,經區人社局實地考察指導,中心反復摸索實踐,便推出了‘媽媽崗’,目前看來成效還算明顯,我們必須要把零散工就業服務平臺的作用發揮好,接下來,我們還會根據雪峰片區實際情況,繼續探索更多其他的就業服務。”

“媽媽崗”只是利州區積極促進群眾穩定就業的生動縮影。自成立以來,廣元市利州區雪峰片區零散工集散服務中心積極為零散工提供政策咨詢、用工信息發布、求職登記、勞動維權等服務;與當地的職業培訓院校合作,為有意愿提升技能的群體提供保育員、挖掘機、茶藝師、電工等專業培訓;積極與電商基地合作,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生產的電子元件通過網絡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為寶媽帶來更多收入,真正做到搭建基層小平臺,切實服務大民生,積極為零散工群體精準提供就業服務。(李霞)

國內,三農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