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1+1:成立鍋包肉辦公室,該贊還是彈?

不妨在正式掛牌前,把相關工作內容、機制、流程、考核等問題都理清楚,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

近日,“吉林市擬組建鍋包肉辦公室”的話題,引發廣泛熱議。

據縱覽新聞報道,7月3日,吉林市委編制辦回應,擬組建的“鍋包肉辦公室”只是一個掛牌機構,由吉林市商務局安排局內業務相近的科室承擔,不會增加任何額外編制。相關方案仍在研究、論證當中。

極目新聞:組建鍋包肉辦公室,有一定合理性

有輿論認為,吉林市完全可以憑借夏天涼爽的氣候,以及特色鮮明的鍋包肉收獲一波流量,成為網紅城市,帶動地方文旅發展。在這樣的愿景之下,當地擬成立“鍋包肉辦公室”的初衷,就不難理解了。

當地的回應解決了公眾的疑慮,從中也能看到當地想干事、想干成事的態度。別看一個鍋包肉,涉及的部門眾多,包括宣傳、商務、文旅、交通等多個部門。據了解,當地還準備以此為契機,整合山川煥彩、人文鼎盛、商貿活躍的“資源包”,同步開展全城抽獎、商品展銷、美食品鑒、休閑娛樂等“鍋包肉嘉年華活動”。應該說,給鍋包肉一個辦公室,有一定的合理性。

紅星新聞:鍋包肉辦公室設置,存在更多爭議

百年傳承,在哈爾濱美食名單上,鍋包肉已牢牢占據C位。2022年,哈爾濱鍋包肉入選國家《地標美食名錄》。在此背景下,吉林市想要打造“世界鍋包肉之都”的舉動,在有些人看來,不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除了鍋包肉的屬地之爭,更引起爭議的,是鍋包肉辦公室的設置。有人質疑,這是“一盤鍋包肉養活一個辦公室”?照此邏輯,其他地區的特色美食怎么辦,難道要設立“宮保雞丁辦公室,水煮魚辦公室,魚香肉絲辦公室”不成?還有人擔心,新設機構會不會占用編制和預算,造成人員冗余,為地方財政增負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一時炒作換來的潑天流量,未必能持久。

澎湃新聞:“某某辦”有無必要,需詳細解答

早在2014年,新華社就曾報道,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五花八門的協調機構被砍掉13多萬個,被指存在打著“協同作戰”的牌干著“開會發文”的事、事倍功半、職責不清等問題。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某某辦”都有問題或都沒必要。政府內部的工作機制和辦事思路,可能和公眾的圍觀邏輯不一樣,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和認知差。組建“鍋包肉辦公室”的初衷,可能就是在不增加編制、不添設人員的基礎上,讓一項具體工作能夠形成協調性更好、效率更高的垂直機制。既然目前該機構的設置還在論證中,那么就不妨在正式掛牌前,把相關工作內容、機制、流程、考核等問題都理清楚,也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

封面新聞:文旅宣傳樂見奇招,但更要看成效

目前,吉林市委編辦回應稱不增加額外編制,而要證明“鍋包肉辦公室”設立本身的合理性,則需讓公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各地文旅宣傳屢出奇招,為博“出圈”無可厚非。從之前的案例來看,各地文旅局長躬身入局,為自己家鄉代言,背后是打破固有形象、接地氣地創新宣傳方式;淄博燒烤火遍大江南北,則是人們對當地“賓至如歸”人文關懷的正面回饋;哈爾濱文旅接住了“潑天富貴”文旅流量,體現的是當地積極回應市場變化和游客需求,長期深耕文旅業態更新的成果。“鍋包肉辦”這一“奇招”,出發點是好,但引發如此大爭議,官方需正視背后更深刻的原因。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籌:陳若松

編輯:韓靜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