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現,杭州有人捉一天賺100元!有些人視之為美味,但也有人吃了進醫院

蟬活八日,向死而生。而如今,知了卻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這幾天,有網友反映,在蕭山蜀山街道的小區邊的公園里,晚上有人拿著手電筒在捉知了。

衢州來的大姐:靠捉知了一天能賺100元

昨天,橙柿互動記者來到蕭山市心南路的南江公園,晚上8點,公園很熱鬧。有人在跑步,有人在河邊掏小魚,還有人在跳廣場舞。一條南門江穿過公園,兩岸都是約40厘米粗的柳樹。

知了鳴叫聲不絕于耳,從樹梢上傳來,記者打開手電筒,尋著樹干找,卻沒有找到知了的影子。記者走過橋到河對岸,有一片樹林,林中有一束燈光閃爍,是一位大姨正打著燈,戴著手套,還握著一根2米多長的竹竿。大姐身邊有個桶,里面有約10只未蛻化的蟬蛹,她手上也捏著3只蟬蛹。

大姐來自衢州農村,這次是來女兒家住幾天。她說:“這個知了在我們那很多的,村里的女人每年夏天都會去抓,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來賣錢。去年帶翅膀的成蟲賣25元一斤,剛蛻殼的白色的幼蟲能賣到100元多一斤。我們那里桔樹很多。現在老家知了還少,因為前陣子下雨,這開始放晴了,等下周我回去的時候,出土的知了就多了。”

大姐說,她在老家靠捉知了,一天能賺100多元。知了要晚上去抓,到了晚上幼蟲從土里鉆出來,爬到樹上,用竹竿打下來就行。成蟲會飛,不容易抓,以前用網兜,成功率不高,現在在竹竿的一頭綁上黏膠,在翅膀上一粘就抓住了。還有人白天直接從土里刨蟬蛹。這些知了別人收去后,有的拿到飯店去燒,還有的做藥。

大姐說:“你們這里不興吃這個,但知了不管是蟬蛹和成蟲油里煎炸都很好吃,我們那吃的人多。”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知了

一位研究昆蟲的專家告訴記者,蟬的生長過程是一個歷經長時間的變化和發展的生物生命周期。大多數的蟬要以若蟲的形態在地下待2-3年,而成蟲的壽命通常只有數周左右。

蟬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干基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網上也有很多商家銷售“知了猴”(幼蟲),一般價格50只50元起。

喜歡吃知了的以衢州、麗水人居多。

2022年7月橙柿互動曾報道過,紹興李阿姨在小河邊的樹下撿掉在地上的知了,足足撿了有近20只,當晚就做了一道爆炒知了,自己吃了10來只,李阿姨的母親吃了三四只。到了晚上睡下后她就出現了惡心嘔吐,渾身無力,無法起床走路,講話含糊不清。

紹興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方海濤說:“李阿姨和她的母親有明確的知了進食史,進食后2-3小時出現惡心嘔吐、渾身乏力等癥狀,符合食物中毒診斷。所幸就醫比較及時,通過洗胃、大量補液促代謝等治療,李阿姨很快康復了。而李阿姨的母親因為吃的較少,在家嘔吐后,癥狀就已緩解,其他并無大礙。”

除了李阿姨這種吃知了出現中毒癥狀,另外引起皮膚瘙癢、皮疹過敏的情況也非常見,蕭山的一位8歲男孩吃了一只油炸知了,結果就全身皮膚蕁麻疹,差點休克過去,醫生說這種過敏短時間內會發展成過敏性休克, 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方海濤提醒,知了雖然美味,并且營養豐富,但過敏人群、孕婦、兒童等人群不宜食用。同時要去掉頭、翅膀及足,然后用油炸烹飪,最大程度殺滅細菌微生物。選擇知了時要選擇新鮮的,那些掉落在樹下的已經死亡的知了不能食用。

這道美味并不是人人都適合食用,尤其是以下四大類人群:

過敏體質者

知了體內的異型蛋白分子含量大,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的幾率高,而且容易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腎病患者

知了的蛋白質可以增加腎臟負擔,應限制食用。

痛風患者

知了蛋白質含量高,嘌呤含量也高,痛風患者食用可加重病情。

肝病患者

部分知了含有少量有毒物質,人體攝入后需要肝細胞來解毒,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現中毒。

社會,意外事故,失蹤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