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5日訊(通訊員 余翔)近日,在湖南高速集團郴州分公司基層各管理所進行巡查時,工作人員都喜歡攜帶著幾張“神秘的圖紙”。他們每到一處高速附屬設施或養護工區時,都會打開“神秘的圖紙”認真進行比對、研討。
“從行廊收費站到麥市收費站中間相隔15公里,其中嘉禾樞紐位于中間,離兩個收費站分別是5公里和7公里。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選擇從行廊上高速更快。”
“從郴州收費站去良田收費站調頭,雙向有20公里。而我們選擇從郴州南掉頭,圖上顯示只有18公里,這里可以節省2公里的時間,救援會更加迅速。”
那么,這個“神秘的圖紙”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讓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對其“愛不釋手”。
其實,它便是以“Auto CAD”制作的全新“公路轄區示意圖”。
新版“公路轄區示意圖”,簡單易懂。
說起“Auto CAD”,許多學過工程學的小伙伴們不陌生。
“Auto CAD”全稱為“Computer Aided Design”,中文名為自動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通常用于二維繪圖、詳細繪制、設計文檔、基本三維等設計,是現在比較流行的繪圖工具。它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通過交互菜單、命令行的方式便可以進行各種操作。
在如今四海通途的高速公路,如發生應急事件,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調度、怎樣以最精確的方式進行部署,是每個高速救援部門都需要不斷提升的“硬本領”。
按照應急處置流程,工作人員在暫時無法確定最優方案時,一般會依托各分公司制作的“公路轄區示意圖”對事件區域進行提前分析,以便精確部署。但以往的“公路轄區示意圖”其編寫方式使用的是“全式型”,各部門機構、路網結構、轄區界限等眾多元素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來的內容信息比較復雜,只適宜詳細研判,不適宜迅速查閱。
要避開繁瑣無效的信息,又要快速準確地做出調度,兩者該怎么兼容?考慮到以上因素,郴州分公司養護管理部黨支部積極開展創新、創效工作,帶領部室黨員及工作人員對“公路轄區示意圖”進行全面“升級”。
他們摘取了“公路轄區示意圖”的重點數據,通過“Auto CAD”命令符號對原數據進行重組,將“全式”變為“簡式”。同時,工作人員利用線條將點位之間的實際距離進行標注,并針對護坡、互通、管涵等重點區域進行數據整合,同步配備轄區“構造物平面圖”,使整個“Auto CAD圖示意圖”變得簡單易懂,一目了然。
工作人員利用“公路轄區示意圖”對護坡進行分析。
通過重新制作的Auto CAD示意圖,我們可以更加直觀的知道轄區各構造物和駐點之間的關聯情況,省去原先翻閱數據的繁瑣步驟。同時,Auto CAD示意圖的數據收集工作,也是為接下來打造交安數字化、機電數字化、全郴州轄區電子沙盤等數字高速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郴州分公司總工程師謝笛這樣說道。
目前,利用“Auto CAD”全新升級的“公路轄區示意圖”已經分批次下發至各管理所,并在路產安全管理、養護施工作業、應急事件處置等方面取得良好反饋。
下一步,郴州分公司將繼續以“三保三大一創”,“黨建創新創效”為抓手,不斷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打造數字化交通、信息化交通添磚加瓦。
國內,民生,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