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玉穿上救生衣后登上堤防,兩名工作人員緊隨其后。他們腳下的這段堤防是幾天前僅用一個晚上就修筑起來的。堤頂僅有約七八十厘米寬,左邊是綠油油的稻田,右邊是出槽的烏蘇里江水,水面高出稻田有約1米?!艾F在水位下降也有風險,如果下降速度快了,回撤的水流容易帶走堤上的土造成潰口?!狈吨矣裾f。
范忠玉是北大荒集團饒河農場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區副主任,他告訴記者,從6月19日起,農場就組織機關干部固堤搶險。“我們每天派專人在堤上巡視,發現薄弱點就加緊在堤防背水坡打樁填充砂石袋進行加固。”范忠玉指著鋪設在迎水面的防水布說,有防水布阻隔,能減少水流對堤體沖蝕,巡堤發現薄弱點時,打樁加固和鋪設防水布往往在三個小時內完成。
“現在最危險的時候過去了,水情趨于穩定?!狈吨矣裾f,為以防萬一,第二管理區安排了20多人24小時分組輪流巡堤。“最近兩三天沒有發現新的薄弱點,但也不能掉以輕心?!?/p>
由于長時間連續降雨,黑龍江墾區東部多地出現洪澇,處于烏蘇里江流域下游的饒河農場有限公司抗洪形勢尤為嚴峻。7月3日后,饒河農場有限公司段烏蘇里江水位略有下降,但當地干部群眾絲毫不放松,齊心協力抗洪保家園。
在饒河農場有限公司幼兒園廚房,饒河農場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姚雪梅正拿著鐵鏟在大鍋里翻炒著土豆和雞塊,其他女職工有的揉面,有的切菜。防汛工作開始后,這里成了后勤保障基地。姚雪梅說,前幾天參與搶險人最多時,這里一天就制作了4000多個包子。
“只要有人在堤上,我們這里就不能停下?!币ρ┟氛f,這幾天烏蘇里江水情逐漸平穩,堤上搶險節奏也放慢了一些,但撓力河水漲起來了。“我們變著花樣給大家做吃的,只有吃好喝好,才有力氣把工作干好。”
一些種植戶也自發走上堤防,為保衛家園奮戰不歇。饒河農場有限公司種植戶杜洪權正在烏蘇里江堤上填裝沙袋,他所種植的地塊地勢較高且遠離水泛區,但他依然走上堤防參與搶險。杜洪權說:“誰家地被淹了都心疼,不管這周圍是誰家的地,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兩天前,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防汛指揮部發布緊急通知,饒河農場有限公司一處堤防出現險情。這處地點遠離居民區,手機信號極微弱,幾乎成為信息孤島。
通信不暢,人員、物資調度,前后方上傳下達都阻礙重重。黑龍江農墾通信紅興隆分公司接到通知后,迅速調集衛星通信設備,緊急奔襲300多公里送至搶險現場,保障了搶險工作通信暢通。
記者從黑龍江省水利廳了解到,這次洪水中,虎頭水文站發生1951年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烏蘇里江干流洪峰已經通過虎頭、饒河江段,水位持續回落中。(記者黃騰、王鶴、徐凱鑫)
國內,民生,基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