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計劃志愿者張燕琪:在青春里寫下與家鄉的故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馬明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石佳)6月正是育苗的時候。日常 ,張燕琪總是匆匆吃一口早飯,就乘車與同事前往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發展現代農業中心的育苗監測點,她要取土樣、給玉米田施保水劑,開始一天的工作。

2001年出生的張燕琪是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2023年7月,她大學畢業后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志愿者,“非常幸運能回到家鄉巴林右旗做志愿者服務?!?/p>

巴林右旗耕地以旱地為主,全旗土壤肥力總的狀況是缺磷少氮、有機質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農牧業的發展。張燕琪要做的是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

張燕琪把采集回來的土樣進行分類。受訪者供圖

張燕琪經常下鄉,到分布在巴林右旗各個試驗田里采集土樣、檢測土肥情況。有時候路程比較遠,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鄉間小路曲折坑洼,汽車顛簸、搖晃得厲害。遇到刮風天經常滿身是土,冬天天氣寒冷,夏天下過雨后鞋上沾滿稀泥。

“也許我的力量很小,但是我希望能在我的青春里寫下與家鄉的故事。”張燕琪在她的工作日志里這樣寫道。

“小張雖然很年輕,但是想得很全面,也肯吃苦,很能干?!碧崞饛堁噻?,巴林右旗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姚志不禁夸獎起來。

張燕琪在試驗田里測產。受訪者供圖

當志愿者的一年時間里,張燕琪奔走在田間、村里,她蹲在田壟上取土取樣、種地測產,協助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做好土肥試驗以及試驗田和監測點的管理。在農閑的時候,張燕琪就到嘎查村動員農牧民參加農技學習班,發放宣傳單,讓鄉親們了解新的農業技術手段。她還走進農戶家教農牧民使用手機,教他們上網查找農作物種植管理方法、如何給牲畜用藥治病等知識。

6月13日,張燕琪續簽了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合同,她選擇繼續留在家鄉,續寫屬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國內,時政,黨建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