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教授論文抄襲,何以落馬次日才撤稿 | 新京報快評 admin 2024-10-07發布 關注 私信 420 257 410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原院長宋協偉。圖/微信公眾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文 | 楊末7月3日,河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原院長宋協偉(正處級)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和河南省許昌市監委監察調查。該決定稱,“近日,本刊編輯部收到讀者來函,訴宋協偉所發表的論文《設計——關鍵詞》存在抄襲行為。審查過程中發現,該論文確實存在嚴重問題,論文中引用的部分內容未標明來源,這種行為已構成抄襲,嚴重違反了學術規范和出版倫理。經過研究,我們作出對該文撤稿的決定”。的確,無論作者身份如何,論文抄襲、違反學術規范和倫理,期刊及時給予處理,是理所應當的。但在作者落馬第二天,其論文就被“火速”認定為抄襲并被撤稿,這多少有點兒蹊蹺意味。要知道,這篇論文發表于2004年——近20年沒審查出抄襲,宋協偉落馬次日就立馬撤稿,難道僅僅是巧合?據該期刊聲稱,審核宋協偉論文抄襲一事,是源自“近日本刊編輯部收到讀者來函”,也即是被舉報的。讀者舉報與作者落馬之間,是否真的在時間點上如此接近,暫且不表。但這篇抄襲的論文得以長時間“安然無恙”,是否說明編輯部的論文審核機制存在疏漏?有網友就質疑,考慮到宋協偉落馬前在國內藝術學術圈的“地位”,這種“安然無恙”到底是未能審核出問題,還是明知道有問題,但囿于作者身份,編輯部也假裝“沒問題”。這些顯然都給人以想象空間,也需要有更多解釋說明。該撤稿決定還強調,《藝術與設計》雜志始終堅守學術道德的底線,秉持公正、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篇發表的作品。但如果總是等到作者“出事”后,才對有問題的論文進行撤稿,這種“公正、嚴謹的態度”,恐怕很難不打折。學術型官員落馬后,其之前的學術行為是否也存在不端?從發表機構到相關部門也一并予以重新審核,排查其中是否有“學術腐敗”,這也未嘗不是正風肅紀的應有之義。但要警惕的是,這種學術審核,或者說對學術腐敗的揭露和處理,不能只發生在作者“行政生命”結束之后。比如此次事件,就難免會留下疑問:如果作者依然“身在其位”,這篇“確實存在嚴重問題”的論文,是否就可以一直穩居期刊之中?很顯然,相較于官員落馬后學術不端現原形,“在位”官員的學術不端也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更能體現學術公正與獨立。當然,這也更利于彰顯學術機構維護學術尊嚴的決心,最大程度遏制學術腐敗的僥幸心理。因此,這件事對所有的學術機構其實都是一種提醒:捍衛學術尊嚴,不能看人下菜碟,有違學術倫理的論文,更不能只等到作者落馬后才撤稿。這是“學術的歸學術,行政的歸行政”的最基本要求。該期刊的決定中指出,此次撤稿對于《藝術與設計》而言,是本刊一次強化審查機制、提升質量把控能力的契機,以確保本刊發表的作品經得起時間和學術的檢驗——所有的學術期刊與學術機構,都該以此共勉。撰稿 / 楊末(媒體人)編輯 / 馬小龍校對 / 趙琳歡迎投稿: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并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后支付稿酬。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聲明 1、本網站名稱:今夜晟發布網 2、本站永久網址:http://www.sodr.com.cn 3、本網站的文章部分內容可能來源于網絡,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進行刪除處理。 4、本站一切資源不代表本站立場,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發布或轉載任何違法的相關信息,訪客發現請向站長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