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漢語言文學專業女生從出版業轉行,投身環衛行業”的短視頻在網上持續刷屏,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這位女士名字叫田曉靜,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曾經在出版部門工作過四年。后來隨軍來到北京,辭去了原來的工作,當了一名環衛工。一個堂堂的文科大學畢業生,辭去了令人羨慕的好工作,“下嫁”環衛行業,甘心情愿當一名環衛工,這在很多人眼里難以理解。其實,人們應該理性看待,大可不必大驚小怪。
常言道: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人各有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不感興趣,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活受罪。因為不感興趣會身心疲憊。此時,選擇離開或許是最佳選擇。
當下社會,人們總愛用一種有色眼鏡來審視他人,勞心者往往被人看重,而販夫走卒則遭人嫌棄。顯然,這是一種迂腐的觀念。事實上,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田曉靜說,人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這話說得何等好啊!平凡孕育偉大。據悉,田曉靜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環衛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她利用自己的知識編寫了大量環衛工人的順口溜,比如“清掃樹坑要規范,里里外外都要管”“手握插頭身前傾,沿著邊角來進行”等朗朗上口的環衛工作要領,有效地促進了工作。
文科生當環衛工不能被看輕。只要用心用情,總有人生好風景。外賣小哥雷海不甘平庸,業余時間自學中國詩詞,在全國詩詞大會上,他一路過關斬將,先后戰勝了眾多的詩詞達人,一舉奪得全國詩詞大會冠軍,令人刮目相看,雷海為的人生際遇由此改變。
按說,送外賣和詩詞根本不搭邊,甚至風馬牛不相及,可是雷海為熱愛詩詞,他做到了全神貫注,癡心不改,始終不渝。這也許就是雷海為成功的秘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個人有沒有潛質自己心里最清楚。
事實上,“高學低配”也是當今流行的一個就業趨勢。媒體前不久曾經報道說,江蘇宿遷有一個海歸博士,居然報考了鄉鎮公務員,一時間引發人們的熱議。人們應該理性看待,不必大驚小怪。從另一方面講,當今大學畢業生比比皆是,這幾年畢業生人數每年都在千萬以上,就業崗位僧多粥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如果大家都抱著攀高心理不肯屈就自己,只能陷入就業被動。及時調整心態,來個“高學低配”亦不失為明智抉擇。
再者說,如今的環衛工已經與過去的環衛工不可同日而語,尤其在智慧城市成為發展趨勢的當下,城市清掃越來越有科技含量,一些人工智能設備被廣泛地應用到環衛工作中,沒有一定的知識支撐,恐怕難以勝任。在此情形下,高學歷者不妨來個“下嫁”,或許這是最明智的選擇。文科生當環衛工不應被看輕,因為,有了知識,在哪個行業都可以成為佼佼者。(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李雪)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