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藥材190萬余畝,種植企業1.8萬家,南陽打造閃亮金“藥”匙|富民產業調研行?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郝楠楠 通訊員 黃燦輝 文圖】隨著國人對中醫藥的認知不斷加強,中藥材產業迎來了新發展機遇。河南是中藥材資源大省、生產大省,為進一步提升河南中藥材產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2022年省政府**《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建設中藥材強省;今年河南省創建中藥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獲得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積極打造全國中藥材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南陽是中醫藥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有以“八大宛藥”為代表的道地名優藥材30余種,種植面積達190萬余畝,中藥材種植相關企業達1.8萬家,居全省第一。其中,艾草、裕丹參等產業發展興旺。

除此之外,以方城肉羊產業為代表的南陽各縣域經濟發展,特色明顯。

發展中藥材產業,

南陽艾草、裕丹參長勢旺

“八大宛藥”中,艾草是代表之一。在南陽,艾草種植面積達24萬畝,規模居全省第一。依托艾草種植優勢,南陽的艾草相關產業鏈企業發展興旺。

說起各地艾草的特征,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查洪付滔滔不絕。“這是咱南陽本地的艾草。”查洪付邊展示邊科普,“南陽艾草的葉片又大又厚,白絨毛多。”說著,他又用手把來自南陽、平頂山、駐馬店、咸陽、隴南等各地的艾草一一揉搓成球狀,細聞下,它們散發出了不同層次的艾香。

收購回來的艾葉,會被嚴格分級,壓成每捆重達100公斤的艾葉捆,在倉庫陳儲,存儲年限越久,艾葉的藥用價值越高。查洪付介紹,在藥益寶,不同等級的艾葉分別被制成高比例艾絨系列、艾條(艾柱)、高純度精油、艾絨布藝產品、艾草**包等12個系列約120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還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園區是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與載體,高質量集聚則帶來產業鏈式發展與升級。在南陽產投臥龍艾草產業園,艾草原料供應、生產加工、裝備制造、灸療服務、文旅康養、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相關企業,正陸續入駐,共同構建南陽艾全產業鏈體系。

南陽順天祥艾業倉庫里,艾絨提取機組、半自動和全自動卷條機、全自動切柱機、艾草家紡設備等器械,正等待物流發往全國各地。“我們的器械研發都是跟隨著市場需求走。”順天祥艾業相關負責人丁相勝介紹,“目前公司產品可滿足艾草從種植、收割、打捆、倉儲、粗加工、精加工全產業鏈需要。其中,環保無塵提絨機和艾草家紡成套設備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除了艾草,南陽的裕丹參,也是當地特色中藥材代表之一。裕丹參的主要優勢產地在方城,這里地處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交匯處,是淮水主要發源地,東、北、西三面環山,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裕丹參中丹參總酮含量穩定在0.6%左右,丹酚酸B含量8%左右,高出其他產地丹參1-2倍。目前,全縣裕丹參有2萬余畝,建立野生裕丹參野生撫育園200畝,丹參產業從業人員達9000多名。

河南省芝元堂藥業有限公司是方城中藥材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其相關負責人介紹,芝元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道地藥材種植基地為產業基礎,以中藥飲片生產、艾草系列產品研發、艾灸智能儀器制造為主的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種植方面,公司已規模化種植辛夷、銀杏、杜仲、山杏、金銀花、連翹、梔子等中藥材50余種500余萬株,種植以八大宛藥和河南省適生優質道地藥材為主的中藥材200余種。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中草藥種植相關企業94.92萬家,近10年其注冊量呈持續正增長態勢。2022年、2023年分別注冊25.6萬家、31.06萬家,同比增長58.02%、21.31%。從區域來看,河南存量突破10萬家,以10.52萬家居全國第一;其中,南陽市中藥材種植相關企業達1.8萬家,位居全省第一。

發展綠色食品,

肉羊產業集群建設正當時

除了中藥材,南陽在打造綠色食品產業新高地上,也有多個著力點。記者從南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全市生豬、肉牛、肉羊、家禽養殖總量持續增長。

其中,方城肉羊產業的影響力,在全省日益凸顯。方城是傳統肉羊養殖大縣,農戶素有養羊習慣,并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肉羊養殖也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23年,方城被遴選為國家肉羊優勢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盛夏時節,方城縣獨樹鎮杏園村標準化肉羊生產示范基地里,項目建設正火熱。方城縣百里奚牧業有限公司是該項目依托單位,其負責人侯凱介紹,現場區占地面積10.2畝,系全線場,建有標準化羊舍2100平方米,存欄肉羊可達1200只。“公司采取‘集中繁育 分戶飼養’模式,帶動合作農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據了解,方城全縣2023年肉羊存欄34.89萬只,出欄25.52萬只,共有規模養羊場233個(年出欄千只以上羊場60個,3000只以上羊場6個,萬只羊場1個);新建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5個,共計新建標準化羊舍1.8萬平方米,新增肉羊養殖畜位3萬個,配套建設儲草棚、糞污收儲,購置養殖機械設備等。

而肉羊產業相關企業,也在發展中形成差異化競爭。百里奚牧業有限公司借力方城“中國燴面之鄉”的打造,進一步拓展與餐飲渠道的合作;開泰養羊專業合作社與華中農大合作,綜合湖羊、新西蘭白頭杜泊羊、英國薩福克羊優點,開展肉羊良種培育;河南中鮮食品有限公司專注羊肉精細分割和預制菜生產,注冊了“鮮唱牌”生鮮羊肉商標,在全國布局品牌羊肉連鎖店……

產業集群效應需充分釋放,

人才、金融等資源待補齊

南陽特色資源豐富,中藥材只是其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方城的肉羊產業,也是南陽各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南陽聚焦特色資源配置,打造產業新高地,著力打造“四百大市”,即百萬畝花卉苗木種植大市、百萬畝優質果品種植大市、百萬畝蔬菜種植大市、百萬畝道地中藥材種植大市。提升糧、油、菜、畜四大基礎產業,壯大花、藥、果、菌、茶“五特”經濟。

隨著各產業發展層次的提升,來自產業鏈或消費市場的挑戰,也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調研組在走訪中了解到,各產業上下游企業的有序銜接、合作仍待加強,產業集群效應未得到充分顯現;鄉村產業則普遍面臨人力資源短缺、金融服務不足等情況。

聚焦到某一具體產業來看,也存在個性化問題。以中藥材產業中的裕丹參為例,相比艾草產業,裕丹參品牌宣傳力度和市場占有率仍需提高。其背后折射出裕丹參在種植規模提升和培育規上企業及規模化產業園方面,仍有進步空間;同時,“裕丹參”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標準化生產水平仍需提升,在種植基地選擇、種植模式、種植調控體系建立等方面存在短板。

肉羊產業則面臨養殖布局分散、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有限、集約化程度不高等現狀。

據了解,南陽正在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已形成1個國家產業園,9個省級產業園,20個市級產業園,15個國家、省產業強鎮,7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產業融合類項目,推進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加快了三產融合、產村融合發展。此外,以國家、省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產業化聯合體等為抓手,建設產業集聚區;以“四大基礎”產業、“五特”經濟為載體,推進農業與林牧漁業融合、農業與加工流通融合、農業與文旅融合、農業與信息產業融合、農業全產業鏈融合等融合模式,增加農民增收途徑。

見習編輯:李文玉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國內,三農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