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方遇高溫干旱,夏玉米還追肥嗎?怎么追?何時追?3點建議

玉米受干旱的影響,播種時間有所延后,出苗以后,由于吸收到的水分不充足,玉米長勢相對較弱。但是,此時田間依然干旱,土壤墑情差,還需要追肥嗎?還能去追肥嗎?

這是小幫手收到的農戶咨詢,今年華中、華北等多地夏玉米種植區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河南部分地區,6月上中旬就因干旱,導致一些地塊無法及時播種,延遲了播種時間。

而玉米播種以后,又在高溫干旱的影響下,出苗率受影響,即便出苗的玉米苗,由于缺少充足的水分,長勢相對較弱,葉片也發蔫。

進入到玉米大喇叭口期后,該給玉米追肥了,但是,有些農戶又擔心,這種情況下去追肥,一方面怕追肥效果不好,另外一方面,怕追肥以后發生肥害,比較糾結。

玉米追肥,一般情況下,追施尿素居多,尿素極易溶于水,在墑情較好的土壤中,追施尿素以后,尤其是溝施的情況下,尿素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轉化成碳酸銨,然后供給玉米養分,促進玉米的生長。

如果田間墑情差,尿素施入土壤以后,能被轉化成碳酸銨的量很少,大多數都被揮發了,被玉米吸收到的營養也就較少,導致追肥效果差(尿素不能直接被玉米所吸收)。

玉米在實際追肥過程中,有些農戶喜歡選擇撒施,在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如果追肥采用撒施尿素,尿素會接觸到玉米葉片、根系等部位,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導致玉米發生肥害。

因此,農戶們對于上述的這2種擔心確實是存在的。那么,遇到干旱情況時,還需要追肥嗎?

答案是肯定的,底肥使用常規復合肥的情況下,如果不給玉米去追肥,進入到玉米生長后期后,容易出現脫肥早衰,導致玉米提前成熟,進而降低產量。

而在干旱的情況下去追肥,就需要追肥以后,及時灌溉澆水了,或者查看當地的天氣預報,在降雨來臨前,及時去追肥,等降雨到來之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以尿素來說,給玉米追施尿素后(不要撒施,建議溝施),及時進行灌溉澆水,尿素接觸到水分以后,促進了土壤中的轉化過程中,最大程度的轉化成碳酸銨。

玉米植株吸收到氮素以后,就能很好的持續生長,等到進入中后期,也不至于出現脫肥早衰現象。

另外一個角度說,尿素快速轉化以后,也減少了發生肥害的幾率,既保證了玉米的生長,又避免了肥害的發生。

有朋友問了,如果沒有灌溉澆水田間的地塊,該怎么辦?

如果土壤墑情特別差,干旱比較嚴重的地塊,那就建議先暫緩追肥,等到有降雨時再進行追肥,以免造成浪費,以及增加藥害的發生。

還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或者一些玉米專用的葉面肥,通過噴施來補充玉米生長所需的養分。

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是大喇叭口期(根據玉米長勢,也可以適當提前),從葉片上來看,大概在10-12片葉時,就是大喇叭口期了。如果從高度上來看,正常情況下,達到成人膝蓋或者膝蓋往上的部位時,就可以去追肥了。

至于玉米追肥要追施幾次?根據自家地塊玉米的長勢、土壤自身的肥沃度、底肥的使用等多方面來決定。

一般情況下,該地塊不貧瘠,底肥用復合肥100斤左右,追肥一次就可以了,沒必要追施過多,如果追肥過多,不僅增加了種植成本,還有可能造成旺長,等到生長后期時,還會出現貪青晚熟。

如果自家地塊比較貧瘠,自身保肥能力差,底肥用量又比較低的情況下,甚至沒有底肥,建議追施2-3次為宜。

在干旱天氣的情況下,給玉米追肥,農戶們也要注意3點。

其一,不要去撒施,雖然說撒施相對簡單省事一些,但是,起不到追肥的效果,還容易發生藥害。在高溫天氣下,既然選擇去追肥,那就讓其最大化,因此,建議溝施為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其二,追肥后,如果一直無降雨的情況下,要及時去灌溉澆水,能夠很好的提高肥料利用率。如果只是為了追肥而追肥,不去澆水的情況下,雖然也能給玉米吸收到一定的養分,不過,大部分都被浪費了。

其三,對于葉片出現發黃、發紫或發紅的地塊,不要只追施尿素,也要補充磷肥和鉀肥,建議追施復合肥為宜。也可以配合噴施玉米專用的復合肥,一起來促進玉米葉片恢復正常生長。

綜合上述內容,今年北方多地,雖然經歷干旱天氣,但是,田間的玉米該追肥還是要追肥,不要圖省事,而放棄了追肥。玉米想要高產,追肥這一項管理,還是必不可少的。

國內,三農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