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生長著大量的珍貴樹木,如海南黃花梨、沉香木、紫檀木、雞翅木、鐵力木、烏木等等,如今都已經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分享一種樹木,它在農村很常見,但是只要樹齡達到50年,就自動成為國家重點一級保護植物,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帝王木。
帝王木,因其樹心為黃色,古代宮廷拿它的樹心來給皇帝的帝袍染色,故而得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其木染黃,赤色,謂之柘黃,天子所服”。意思是說這種植物的木材是黃色的,古人稱這種顏色為柘黃,咱們給古代天子的衣服來染色。據相關史書記載,自隋朝隋文帝開始,像唐朝、元朝、清朝大部分的朝代,皇帝的黃色衣物都是使用的這種木材來染色的,因此這種樹木自古以來都是皇家專屬。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在當了皇帝之后,甚至頒布禁令,禁止文武百官以及百姓穿黃色衣服,在《新唐書》中就有記載:“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之后大部分的朝代黃色一直都是皇帝個人專屬。
帝王木又稱桑柘木,學名柘樹,這是一種生長極其緩慢的樹種,百年方可成材,20年以下樹齡的柘樹,甚至都沒有手臂粗。這種植物雖然極其的珍貴,但是事實上柘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像華東、中南、西南以及河北、陜西、甘肅等地均有廣泛分布。柘樹可謂全身是寶,它的葉子、果實乃至木材都有極高的價值。
柘葉可以養蠶
桑葉養蠶大家都知道,其實柘樹的葉子也是可以養蠶的。而且柘樹養蠶產的蠶絲相比桑蠶絲,不僅透明性要好,韌性也要大大強于桑蠶絲的,自古以來就有“柘絲為最”的說法。在古代人們用它來制作弓箭的弦以及古箏的弦。非常的結實耐用。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之所以得名柘城,其實就跟柘樹有脫不開的干系。據相關記載在上個世紀30年代,柘城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依靠柘絲生活,年產柘絲10萬斤以上。可惜后來日本侵華,將柘城近5萬棵已經成材的柘樹全部砍伐殆盡,導致至今柘城的柘絲業都沒有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柘樹的果實可以食用
柘樹的果實秋季成熟,它的果實因為長得像荔枝,所以得名山荔枝、水荔枝、野荔枝,它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它沒有殼,是聚合果,有點像桑葚,果實上面還有一些小毛毛。
成熟之后的柘樹果是橘紅色或橙黃色的,近球形,吃起來口感酸甜。兒時小孩子沒什么零食吃,秋天的時候就會去山上找這種野果來食用,小時候沒少吃,果肉還是挺多的,籽很小,可食用性相比很多野果要強。
柘樹的木材可以制作家具
柘樹可以說全身是寶,它不僅葉子可以養蠶,果實可以食用,它的樹干還是非常好的木材。柘樹的木材內部是金黃色的,古代用來給皇帝的衣服染色,也可以用來制作家具。柘樹木材質地堅硬,細致,具有極強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是上佳的家具原材料。
可惜柘樹成材不易,而且現在樹齡主要是超過50年的,都是國家重點一級保護植物。大家切勿砍伐,如果秋天果實成熟的時候遇到了,那么就不要錯過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柘樹了解嗎?你小的時候吃過柘樹的果實嗎?在你的家鄉還有柘樹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國內,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