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武漢市洪山區保利公園九里小區利用公共收益133萬元升級的監控設施正式“上崗”了——320個全彩攝像頭和全景攝像頭正式并入小區安防系統。
據介紹,2022年,小區曾用公共收益安裝381個防高空拋物攝像頭。那批攝像頭上崗后,曾經讓業主頭疼的高空拋物問題幾乎絕跡。業委會負責人介紹,公開透明用好業主的公共收益,提升小區安防水平,業主自然會滿意。
兩年前裝381個攝像頭發揮大作用
小區業委會主任高雙林介紹,保利公園九里小區2013年建成,共有39棟小高層,9000多戶,是一個超大型小區。以前,小區監控探頭都是模擬信號,年久失修,居民遇事需要調閱監控,經常“掉鏈子”。2021年,第一屆業委會成立后,業委會負責人和物業協商小區地面停車位以及電梯廣告的分成,每年可支配的公共收益大約100萬元。
如何用好廣大業主的這筆錢?2022年7月,在征集廣大業主意見后,業委會公開招標,投資70多萬元在樓頂安裝了381個攝像頭,防高空拋物。以前,幾乎每天都有樓上住戶亂扔垃圾,還曾發生過垃圾差點砸中居民的案例。高清攝像頭上崗后,有效遏制了高空拋物現象,破解了困擾鄰居之間的頭頂安全問題。
覆蓋小區39棟高樓的防高空拋物攝像頭上崗運行兩年來,共計核實了高空拋物案例幾十起,物業聯合社區和警務室人員溯源**勸誡。曾經,小區高空拋物事件每周一起,如今,類似事件幾乎絕跡。
新增320個攝像頭讓小區監控無死角
頭頂隱患解決了,地面的安防短板凸顯出來。高雙林介紹,小區體量巨大,進出人員復雜。兒童游樂場、籃球場、停車場、中央花園、商業廣場、游泳池等重點區域,安防監控要么薄弱,要么完全沒有設置。小區開盤以來,運轉11年的老式地面探頭,采用的是模擬信號,即便能調取視頻,畫面中也經常看不見人臉、看不清車牌。
小區發生汽車違停、互相剮蹭等糾紛事件時,常常陷入無監控可查的尷尬局面。
業主王女士告訴記者,好幾次,她的快遞被人拿走了,因調不到監控,最后不了了之。
高雙林介紹,2023年8月,業委會發布調查問卷1207份,超過90%的居民支持對地面安防監控進行升級改造。在全體業主表決通過后,今年1月,小區邀請了3家供應商招標,最后按流程選出了一家供應商。
今年3月8日,供應商正式進場施工。經過長達4個月的安裝調試,7月6日,地面項目完工驗收,320個全彩攝像頭和全景攝像頭“上崗”,小區實現監控全覆蓋、重點區域無死角。
試運行1個月“立功”十幾次
為將安防工程做得精益求精,在設計、施工等環節,業委會曾多次聯合社區、物業和專業人士召開溝通協調會,并將進展實時通過業委會微信公眾號對外發布,接受廣大業主監督。
據介紹,此次安裝的攝像頭全部采用海康威視400萬臻全彩方案,夜間依然高清,數據可保存長達1個月。施工方重構小區監控系統,既確保調閱流暢不卡頓,也為以后新增攝像頭預留擴展空間。
“為了讓每一個架空層和重要點位都被監控覆蓋,我們和業委會代表反復磋商,并借用無人機規劃和優化布局點位圖。”項目經理彭霄介紹。
記者看到,小區中心廣場和籃球場等重點部位均安裝了180度全景攝像頭,每個架空層均有攝像頭“照顧”,小區商業街商鋪也在監控覆蓋范圍內。
據介紹,新的地面監控系統試運行1個月以來,在十幾起事件中發揮了作用。“前兩天,幾個小孩在游樂場打架;昨天,停車場發生了一起剮蹭,都根據視頻查清了緣由,厘清了是非曲直!”高雙林介紹。
業委會把小區的事當自己的事辦
保利公園九里社區黨委書記黃厚琳表示,該小區業委會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極具主人翁意識,他們把小區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社區、物業和業委會組建了微信交流群,幾乎每天都在群里溝通小區治理問題。
她介紹,這兩年,小區動用公共收益在124部電梯內安裝了風簾機;借助惠民資金,在60個單元樓頂安裝晾衣架,還加裝了電動自行車地面充電樁。看到小區的變化,居民也都積極參與到治理中來,小區品質提升了,居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上來了。
物業經理陳炳仙表示,物業每年主動將公共收益資金分兩次移交給業委會。他坦承:新上崗的320個攝像頭由線成網,給業主增加了一張安全防護網。這些攝像頭也是監督物業搞好服務的一雙雙眼睛。
“都說業委會工作難做,我們希望通過此事能提振其他小區業委會服務業主的信心!”高雙林介紹。
文/尹勤兵 王子儀
編輯/倪家寧
社會,社會沖突,社區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