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時風
小事不小,玷污人生。這句話對湖南衡陽常寧市兩名公職人員和一名教師來說,可謂教訓深刻。
據中宏網報道,近日,三名當事人在夜里偷摘村民豆角,被村民發現后,雙方發生口角和沖突,最后鬧到警局。經過調查,這起事件被定性為盜竊和毆打他人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對相關涉事人員作出了依法處理。目前,紀委監委也對相關公職人員介入調查。
此事一出,立馬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人們無法想象,公職人員和教師居然能做出這么丟人現眼的事情,更無法理解,雙方還因此事大打出手。
公職人員與教師偷摘豆角引發的糾紛,是對職業道德和公共形象的一次嚴峻考驗。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教師,都應是社會道德的楷模。公職人員代表著政府形象,教師則是塑造下一代價值觀的重要力量。
他們的行為不僅影響個人聲譽,更關系到公眾對整個行業的信任。然而,這起事件中,涉事人員的行為顯然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損害了他們所在群體的形象。
這起事件也暴露出一些公職人員和教師對法律意識的淡薄。偷摘豆角雖是小事,但也是違法行為。作為公職人員和教師,理應更加遵守法律法規,而不是以身試法,給公眾樹立不良的榜樣。
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古訓有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短短八個字,告誡人們無論在明處還是暗處,都應堅守正道,秉持誠實無欺、行為端正的良善和原則。涉事公職人員和教師顯然忘了慎獨這一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美德,忘了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依然要自覺遵守道德、紀律和法律規定,實現自我約束。結果受到處罰和處分,也是咎由自取。
文章最后,附一首打油詩作為結尾:
一把豆角毀清譽,
一件小事惹關注。
行為時時當檢點,
人品更要慎獨處。
社會,社會犯罪,殺傷人/過失殺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