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雨櫛風清潔忙 刷新港區新“顏值”

大河網訊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7月7日至8日,河南鄭州航空港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全區平均降水量113.5毫米,最大降水出現在八崗173.9毫米,最大小時雨強61.1毫米(出現在青年公園站08日01時至02時),是今年入汛以來最強的一次降雨過程。截至7月9日早晨,全區所有城市積水點抽排完畢,道路交通恢復通暢。

7月9日降雨結束后,為盡快消除強降雨對轄區道路的影響,切實保障道路環境質量,鄭州航空港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迅速行動、有序應對,啟動大清掃模式,全力營造干凈整潔的出行環境。

強巡查,人機結合保通暢

該局加強積水路段巡查,對積水嚴重路段,采用吸污車及時進行抽排;對轄區道路路面、路側石、排水井及雨水箅子周邊路面積水,利用推板、掃帚等作業工具進行推水作業;對窨井及雨水箅子周邊垃圾進行人工清理,防止排水口阻塞造成積水,確保排水通暢。

同時,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還采用人機結合模式,開啟全面的“洗地”作業,對轄區全部道路進行深度清洗。

“對于低洼路段的積水淤泥,我們進行重點清除,特別對施工工地周邊等沙土污染區域進行集中清理。同時,采取高壓清洗車清洗作業+人工清理清運,及時消除路面污水、泥沙積存,確保路面清潔達到‘路見本色’。”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全消殺,確保環境衛生

對于垃圾桶、下水道、公廁、中轉站、綠化帶等環衛設施,該局還組織人員進行了全方位清洗擦拭和消毒,清除設施表面泥漬、污痕,確保城市環境安全衛生。

“我們噴灑的液體是消毒液,需要對路面進行消殺作業。”一名環衛工人向記者介紹,暴雨過后,路面濕度大、溫度高,各種細菌病毒容易滋生,現在的季節又正是蚊蟲活躍的季節,極易造成多種媒介疾病的傳播和流行。因此,雨后需加強消殺,以減少疾病的傳播和流行。

“垃圾桶、下水道、公廁、中轉站、綠化帶以及被水淹過的公共場所等地都是我們本次消殺重點區域。”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采用“人工+機械”協同作業的方式對路面進行全面消殺,致力于提升道路消殺的效率,切實消除病媒生物滋生地,從源頭上斬斷疫病滋生傳播的鏈條。

廣參與,環衛堅守保安全

此次降雨,航空港區參與雨后清潔工作的環衛人員有1692人次。出動各類車輛473臺次,其中出動洗掃車161臺次,沖洗車115臺次,快保車157臺次,巡檢車40臺次,排查道路459條(段),清理下水口、樹枝、雜物1217余處,擦洗果皮箱1013處,清運各類垃圾103.2噸(立方)。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關注天氣變化,更新積水‘路線圖’,明確作業‘時間表’,細化清潔‘任務書’,確保轄區時時干凈、處處整潔、路路通暢。”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夏季的強對流天氣多,時常一天之內,日曬、暴雨、雷電、大風等天氣情況接連發生,因此也提醒廣大居民要時時注意天氣變化和預警信息,牢記汛期的基本安全常識,做到提前避險,不冒險涉水,不到庫區涵洞等存在安全風險的地方游玩,讓危險遠離自己。(王友振 梁鎮)

國內,民生,氣象氣候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