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11日訊(通訊員 馮骎)眼下正是葡萄成熟時節(jié),祁陽市茅竹鎮(zhèn)老山灣村葡萄采摘園里,一串串紅色、紫色、黃色的葡萄沉甸甸掛滿枝頭,果粒碩大,甘甜味美,盡管氣溫居高不下,但慕名前來采摘的游客卻絡繹不絕。
走進葡萄基地,一行行整齊的葡萄架上掛滿了果實飽滿的葡萄,沉甸甸的葡萄果穗呈圓錐形,晶瑩剔透,一陣微風吹過,陣陣葡萄清香味迎面撲來,沁人心脾。
去年,老山灣村流轉50余畝土地,引入葡萄種植戶肖竹林種植葡萄,通過“村集體+大戶+農戶”的模式,為基地葡萄的品質、產量、銷售提供了人才和技術保障。形成集觀光休閑、體驗采摘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為帶動當地群眾就業(yè)增收,推動產業(yè)提質增效提供了保障。
葡萄種植戶肖竹林介紹,現在最早一個品種是夏黑葡萄,我們總共有6個品種,從早到遲,采摘期可以延長到4-5個月,最遲這個克倫生品種是高產品種,可以采摘到11月份左右。每天大概游客采摘量大概是200-300人左右,葡萄是供不應求。
現如今,50畝的葡萄園里每天都有10多名農戶采摘打包,每天打包2車葡萄銷往廣州長沙等地,預計葡萄園為村集體經濟提供6萬元以上的收入,解決基地周邊30多人就近就業(yè)。
國內,三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