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創新中傳承 醒獅少年正長成

央視網消息:在中國的嶺南地區,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幾乎離不開醒獅。2006年“廣東醒獅”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早上9時30分,一陣鼓聲喚醒了佛山市南海區宏崗村的清晨。因為要準備大年初六的比賽,這個舞獅小分隊訓練分外認真。

比賽時,一個舞獅隊往往包含獅頭獅尾、一鼓一鑼四镲共8名成員。一段完整比賽有5分鐘左右,練習幾遍,隊員們必須得緩一緩。

正值寒假,里水宏崗信義堂獅武培訓基地很是熱鬧。總教練何師父介紹,舞獅主要是通過動作來演繹獅子“動靜驚疑喜怒哀樂”8種神態,而有了“樂隊”配合,表現會如虎添翼。

嶺南盛行舞獅文化,南海更是幾乎村村有獅隊。宏崗村為信義堂提供了場地,獅武隊的表演裝備暫時存放在村史館里。

傳統南派舞獅里三種獅頭代表三種性格,信義堂更多傳承代表張飛的黑獅,勇猛好斗。舞獅技藝來自家族傳承,何師父對學生會手把手地教學。獅武隊的學員大部分是來自周邊村莊社區的小學和初高中生,也有學生是從肇慶、廣州等地專門過來,利用節假日學習舞獅。認真負責、專業性強,學員們很認可何師父。

這一組是來自深圳的朋友。2024年暑假,何師父被邀請去深圳教舞獅反響很好,這群學生在寒假組了個小團到佛山繼續“深造”,雖然只有12天,但學生們的長進已經不小。

現在信義堂獅武隊的學員里已經有13個國家三級運動員。何師父的兒子今年10歲,也是其中之一。

培訓基地就在宏崗村里的宏鷹公園,完全是對外開放的,這邊村子里的奶奶跳廣場舞,小孫子就在旁邊看舞獅。信義堂三代傳承,參加大小比賽積累了一面墻的獎牌獎杯。跟信義堂一樣,在嶺南很多獅武隊就在一次次的比賽和表演中成長起來。

除了舞獅,獅武隊還會教授洪拳。對何師父來說,面對新一代,更重要的是把功夫在創新中傳承下去。而對少年們來說,通過舞獅結識好友、傳承文化,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這天,信義堂獅武隊被何師父廣州的師弟邀請參加點睛儀式。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