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助自助者”。
老天爺總是偏愛那些有緣份、有悟性的人。而那些與之無緣、缺乏悟性的人,只能接受自然的篩選,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這正是“適者生存”的體現。環境會選擇強者,讓他們繼續生存。而弱者,則會被環境所淘汰。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老天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都會給予他們機會去喚醒智慧。問題在于,有些人卻始終處于迷茫之中,無法被喚醒。
對于那些無法喚醒的人,連佛陀都感嘆,因果是無法改變的,智慧也無法傳授。即使大智慧就在他們身邊,他們也無法感知,就如同對牛彈琴一般。
希望你能明白,老天爺拋棄的,都是那些無法喚醒的迷茫之人。
第一種人:經歷無數困苦,卻依然固執己見的人。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致命的就是“固執己見”。明知道是錯誤的道路,卻仍然堅持走下去,結果往往是悲劇。
人性就是如此,存在嚴重的慣性,容易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錯誤,最終成為猛獸的食物。
以“工作”為例。如果這份工作并不適合你,而你卻執意要堅持,既賺不到錢,也沒有前途,那么無論你付出多少努力,又有什么意義呢?
為了一份不適合自己、也賺不到錢的工作而努力,就等于做了無用功。而做了無用功,恰恰是一生勞碌的根源。
別人之所以能過上安穩的生活,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有些人之所以勞碌一生,是因為他們一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迷失了方向。
人啊,還是要有“迷途知返、回頭是岸”的覺悟。命運給我們的機會是有限的,一旦錯過,這輩子就完了。
第二種人:感知遲鈍,固執己見的人。
有一個寓言故事《寒號鳥》。森林里,有一只感知遲鈍的寒號鳥。秋天的時候,其他的鳥兒勸它要提前筑巢,準備過冬。
寒號鳥卻不以為意,認為只是秋天而已,沒有什么可怕的,肯定是他們在嚇唬自己。于是繼續睡覺,不去筑巢。
隨著寒冬的臨近,身邊的鳥兒再次勸它,要趕緊筑巢,準備糧食,以備過冬。寒號鳥仍然不聽,認為寒冬離自己還很遠。
不久,大雪紛飛,萬物沉寂,可憐的寒號鳥既沒有筑巢,也沒有準備糧食,最終被凍死。臨死前,它才后悔莫及??上?,世上沒有后悔藥。
每當提起“寒號鳥”,我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像“寒號鳥”一樣。他們對現實一無所知,感知遲鈍。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固執己見。
環境如何變化,我建議你們要好好體會。否則,當真正面臨困境時,倒霉的不僅是你自己,還有你的家人。
第三種人:只會抱怨,卻不懂改變的人。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只能接受現實,同時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適應現實的環境。
舉個例子來得罪一下人吧。
幾年前,線上網店興起,年輕的老板紛紛涌入線上網店賺錢。而一些年長的老板卻仍然堅持線下店鋪,最終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破產。
事后,這些破產的老板抱怨說,都是因為這些線上網店搶走了他們的客戶。都是因為互聯網電商的興起導致他們破產。
每次看到這樣的人,我都覺得他們很可笑。網絡經濟、數字經濟本來就是大勢所趨,天天抱怨而不去改變、不懂得緊跟潮流的人被淘汰不是很正常嗎?
什么是市場?不斷進步、不斷更新換代、不斷優勝劣汰才是市場的本質。如果永遠原地踏步,那不就只能淪為別人的墊腳石了嗎?
第四種人:悟性太低,看不透世道人心的人。
有一句名言說:“半秒鐘內就能看透事情真相的人和一輩子都看不透事情真相的人注定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p>
只有看透事情的真相才能制定出應對策略來化解風險。而看不透事情真相的人不僅無法制定策略還可能被人割韭菜。
被人割韭菜的原因就在于當事人缺乏悟性看不透世道人心。他們總是認為人性本善卻認識不到人性本惡以及人性本私這一事實。
網絡上有一句金句:“社會不是你爸媽不會時時讓著你?!?/p>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點刺耳但它道出了現實的殘酷真相。世道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規則誰強大就讓誰好過誰弱小就會吞噬誰。
不了解人性就無法看透這個世界的真相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是由對人性的“無知”造成的活得通透、成熟、現實一點總是有好處的。
國內,城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