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加速奔向未來”(國際論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訊 綜合立體交通網里程達600萬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其中高鐵4.8萬公里;深中通道等一大批重大項目順利建成運營;運營時速達400公里的CR450動車組樣車首次亮相……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交通建設領域的最新成果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交通興,百業旺。近年來,中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不斷織密交通網絡,推進運輸裝備迭代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暢通“動脈”。同時,交通基礎設施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技術與裝備不斷揚帆“出海”,為提升區域及全球互聯互通注入更多動能。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2024年,中國國家鐵路系統發送旅客40.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8%;單日發送旅客2144.8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貨運量也有所增長,總量為39.9億噸,較去年增長1.9%……近日,巴西《論壇》雜志網站刊登題為“中國憑借全球最大的高鐵網絡加速奔向未來”的文章,盤點2024年中國鐵路發展成績單。該文指出,這些進步不僅鞏固了中國在鐵路行業的全球領導地位,也為可持續發展和區域互聯互通提供驅動力。

鐵路運力提升的同時,“中國速度”再次驚艷世界。2024年12月29日,兩列運營時速可達400公里的CR450動車組列車,在位于北京的國家鐵道試驗中心亮相。幾天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從世界各地評選出8種“2025年最令人興奮的新型列車”,中國最新發布的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榜上有名。“2025年,首批CR450型新列車有望投入客運服務。中國的高鐵建設進程速度驚人。”CNN報道稱。

2024年,以深中通道為代表的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順利建成運營,引發海外輿論熱議。CNN報道稱,在毗鄰港珠澳大橋的位置再興建巨型橋梁深中通道,展現了中國的基建實力。在海外社交平臺上,許多網友稱贊:“無法想象如此雄偉的跨海大橋,是依靠人工島鏈接起來的”“這座美麗大橋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嘆為觀止”“感謝中國為人類文明做出的重大貢獻”……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中國蹄疾步穩。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日本《外交學者》網站關注到,中國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強調加強公路、鐵路、港口、水路以及交通運輸行業技術和人力資本建設。該報道稱,回看中國整個發展過程,交通基礎設施一直是其建設重點。目前,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越織越密,消除了普速鐵路的運輸瓶頸;港口實現現代化,內河水運網絡得到改善;連接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和橋梁已經建成。

彰顯“流動中國”的活力與生機

交通運輸提質升級的背后,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創新生機的“流動中國”。

埃菲社稱,預計在2025年農歷新年假期前后,中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創紀錄的90億人次。該報道注意到,在這場被稱為“春運”的大規模人員流動中,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發揮重要作用。今年春運期間,中國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或創歷史新高。

巴西《論壇》雜志網站指出,今年,中國鐵路計劃增加軌道交通供給,便利人們出行,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和產業轉型需求。中國鐵路也在完善旅游列車系統,2024年共開行旅游列車1860列,比上年增長20%。這些舉措旨在刺激當地經濟增長,并鼓勵“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新業態的發展。

美國《旅行和旅游世界》網站、英國 Breaking Travel News網站等外媒關注到,1月5日,杭州西站至香港九龍的往返高鐵正式開通運行。這趟高速列車將相距1300多公里的兩座城市緊密連接起來,將進一步促進兩地及沿線地區的商務交流,極大提升旅游市場的活力。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中國交通運輸領域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日前報道,中國正研發新一代超級高鐵,在近乎真空的磁懸浮隧道中時速將達1000公里,運行時還能使用5G網絡。這一技術融合了航空航天技術和地面軌道交通技術,通過超導磁懸浮和低真空管道減少軌道摩擦力和空氣阻力,實現超高速的“近地飛行”。

“近年來,中國大力推進內河運輸路線的現代化,重點關注可持續發展。”阿塞拜疆新聞網關注到,2024年8月,山東新能船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90米LNG(液化天然氣)動力船和67.6米電動力船下水,這些船舶在增加集裝箱容量、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能將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將碳排放降低15%,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環保優勢。

交通技術與裝備加快“出海”

中歐跨里海直達快運開通,秘魯錢凱港至上海港航線雙向貫通,中吉烏鐵路項目啟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雅萬高鐵全線站點投入運營,中老鐵路貨物運輸總量突破5000萬噸大關……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交通技術與裝備加快“出海”步伐,為國際交通通道建設貢獻著智慧與力量。

據秘魯安第斯通訊社報道,由中國投資建設的秘魯錢凱港,帶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促進了中國和太平洋對岸巨大市場的快速連接。俄羅斯Wapstat網站也關注到,錢凱港的落成為秘魯的牛油果、蔓越莓等產品出口至亞洲市場提供了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運輸方案。據悉,秘魯啟動了公路鐵路開發計劃,計劃將錢凱港和秘魯主要城市相連接。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稱,中歐班列沿線的通關、查驗日益便利,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跨境運輸相關規章制度更加規范。《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稱,中歐班列使200多個歐洲城市受益,促進了亞歐大陸的合作和可持續貿易。越來越多歐洲產品走進中國人民的生活,“中國制造”在歐洲也越來越受歡迎,中歐合作具有巨大潛力。

印度尼西亞《千島日報》網站指出,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體現了中國技術、中國高度、中國速度、中國標準,是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標志性基建項目。雅萬高鐵的印尼語命名為Whoosh,象征節省時間、優化運行和可靠系統。該報道認為,高鐵除了在客運方面為民眾提供便利外,也提高了沿途城市的可塑造性和發展潛力。

美國《環游世界》雜志網站報道,中老鐵路通車3年多來,成為連接中國西南部城市昆明與老撾首都萬象的重要運輸大動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項目,這條鐵路不僅便利了旅客往來與貨物運輸,還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增長和旅游業發展。中老鐵路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為企業和民眾創造更多新機遇。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