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數圖集|白天工作,晚上“充電”,青年在夜校學藝增技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夜生活”開始,你會怎樣為這一天畫上句號?

最近,全國各地的年輕人開啟了“夜生活”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上夜校。曾經承載時代記憶的“夜校”,如今再次“出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1%的受訪青年表示愿意參加夜校。

“青年下班、夜校開門”,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北京和廣西兩地的夜校,看看青年的別樣“夜生活”。

在北京朝陽青年夜校的課堂上,老師正在講解客廳收納步驟。中青在線記者 林天羽/攝

據介紹,朝陽青年夜校的收納課目前開設了辦公室收納、美妝收納、客廳收納、汽車收納以及衣櫥收納五類課程,每節課的具體內容會根據學員反饋及時調整。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45.8%的受訪青年對青年夜校中的生活技能類課程感興趣,92.9%的受訪青年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仍有必要學會多種生活技能。

在收納課的實操環節,學員正在根據學到的收納技巧,進行書本整理。中青在線記者 林天羽/攝

在收納課講解結束后,學員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家庭收納想法。實習生 曲帆/攝

有的學員會帶自己的孩子一起來上收納課。“小朋友在聽過課后會有一起守護家庭勞動成果的想法,也會主動幫忙收納行李箱等物品。”學員王影學完課程后對收納有了新的理解,“收納整理是讓身邊的物品為我們服務,也是一個心理療愈的過程”。

在收納課后,一名學員正在和她的女兒一起看剛剛畫的行李箱收納圖。實習生 曲帆/攝

北京朝陽青年夜校的活動場地。實習生 曲帆/攝

據悉,今年5月以來,朝陽共青團聚焦朝陽青年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現實需求,依托社區青年匯服務陣地,社會化開展青年夜校服務項目。

在廣西南寧青年夜校非遺扎染班,老師陳希渝正在教授青年學員云染、魚鱗染等扎染手法。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吳欣宇/攝

“跟青年朋友們上課很歡樂,大家放下手機,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陳希渝笑著說。她希望通過非遺扎染課讓大家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她介紹,南寧青年夜校非遺扎染班目前已開設兩期,未來還計劃開設進階課程,滿足學員深入學習的需求。

在南寧青年夜校非遺扎染課,一名學員正帶著女兒一起體驗扎染的樂趣。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吳欣宇/攝

南寧青年夜校非遺扎染班學員林女士表示,自己平時喜歡做手工,還會特意從家里帶來縫制好的布袋等手工作品進行扎染,“我小孩的學校在‘三月三’的時候也有相關的體驗活動,看她感興趣就帶她來一起嘗試一下”。

南寧青年夜校非遺扎染班學員正在展示自己染好的圍巾。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吳欣宇/攝

據悉,南寧青年夜校第一期課程結束后,為呈現學習成果,專門設置了一場展覽,展示學員手工、書法、繪畫等作品。

南寧青年夜校第一期非遺扎染班學員成果展。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吳欣宇/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國內,時政,黨建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