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本報記者 李娜
本報通訊員 許紅
19年前的冬日,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一名女子死在了門頭房的床上。該門頭房內是一家美容美發店,房門的鎖沒有損壞痕跡,現場留下的物證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沒有一件能提供破案線索。
雖然辦案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但19年來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從未放棄案件偵破。經過無數次努力,2023年底,民警終于在當時留存的物證上提取到了關鍵信息,并通過信息比對和細致偵查抓獲了在逃19年的命案逃犯。
時間回溯至2005年12月30日。當天下午,張店區近郊一處門頭房的房東報警稱,自己的房客已多日未出門營業,懷疑有異常情況。
接到報警后,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賈莊派出所民警立刻趕到現場。民警發現,門頭房的床上躺著一名女子,女子頭部有傷,身上有血跡。經初查,女子方某已遇害多日。
事發門頭房為美容美發店,屬于開放式場所,每天都有多人進出,現場留下的物證痕跡多種多樣。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盡管民警連續走訪,也對現場的物證痕跡進行了分析,但無法從茫茫人海中確定犯罪嫌疑人。
隨后,民警對當時的物證進行了妥善留存,等待刑偵技術手段發展帶來破案時機。
“這19年間,負責該案的刑警多次拿出物證,運用最新的技術手段分析研判,一直沒有進展。”據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刑偵大隊十一中隊副中隊長張勤超介紹,這起命案偵破的難度非常大,原因在于事發地進出人員多、雜,當時視頻監控條件差,沒有留下任何監控信息,人員范圍難以確定,雖然從現場物證中提取到了生物檢材,但并沒有可比對的數據,想要找到犯罪嫌疑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2023年底,民警終于在妥善保存的物證上提取到了關鍵信息,并通過信息研判確定兇手為在外地的馬某。張勤超和同事圍繞馬某在2005年左右的生活軌跡,展開了調查。
經查,民警了解到,2004年左右馬某離婚后來到淄博,在淄博與一名女子再婚。根據這一情況,民警分析馬某在案發時間段內,在淄博有活動軌跡。
經過長達4個月的調查取證,民警掌握了馬某的犯罪證據,準備收網。2024年4月8日,張勤超和2名同事前往外地準備實施抓捕。在一物流中心,躺在床上休息的馬某,沒有進行任何反抗就束手就擒。
隨后,張勤超與馬某展開了心理較量:“你看看你,臉上全是苦楚,你的人生為什么成了這個樣子,你知道嗎?”馬某低下頭嘆了一口氣。短短半個小時的審訊,馬某的心理防線崩潰,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據馬某交代,2005年12月24日晚,馬某與當時的妻子吵架后離家。
無處可去的馬某溜達到了方某經營的美容美發店門口,在方某的招呼下,進入美容美發店。
后來,馬某因為費用問題與方某發生糾紛,爭執中殺死了方某,隨即逃到外地。
幾天后,方某的尸體被發現,馬某還特意從外地回到張店,悄悄觀察警方的動靜。心存僥幸的馬某認為自己隱藏得很好。后來,盡管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可馬某心里始終壓著殺人的事情,整天郁郁寡歡。直到被抓,他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終于不用再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目前,馬某已經被依法批準逮捕。
社會,社會犯罪,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