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幕場景,被市民錄下后,引起了不小的波瀾。爆料者拍攝的時間點,明明是該局的辦公時間,可視頻內容卻顯示:服務大廳空空蕩蕩、單位食堂人頭攢動。7月13日,政務公號“丹東發布”發布通報,表示經當地紀委監委調查,初步查明反映情況屬實,元寶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存在工作時間內電話未接聽、提前就餐問題,現已進入問責程序。
起初,爆料者想給當地市場監管局打電話,反映一家商戶的問題,然而相關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帶著對這個問題的疑惑,他直接趕到該局的辦公現場,這才發現工作人員提前就餐一事。此后,爆料者與該局負責干部進行交流,并提出了自己要反映的問題,對方先是連連道歉,隨后表示“勻他們10分鐘時間吃口飯,吃完飯之后馬上去”。
午休吃飯,本是人之常情。但是,身為公職人員,什么時候工作、什么時候休息、什么時候用餐,都必須嚴格依照相關規章制度執行,不可任性而為。對當地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而言,自己能提前吃上一口熱飯固然舒服,但這很可能意味著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將在正常工作時間苦等。若是一家單位的工作人員無視規則成了習慣,總是讓辦事群眾“找不著人”,必然對整個單位的行政履職能力造成嚴重損害。
提早吃飯看起來好像是件小事,這個時間似乎也不是很長,但其背后反映出的作風問題,對一個政府職能部門而言卻是致命的。從本質上看,這類現象的重點,并不在于哪些工作人員早走了多少分鐘,而在于一個單位、一支干部隊伍是否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意識。這種還在工作時間,就把辦事民眾晾在一邊、優先處理個人事務的做法,不僅是對規章制度的漠視,本質上也是對人民群眾的漠視。
對此,有人或許會說:基層干部終日奔忙,風里來雨里去很不容易,提前吃個飯而已,不妨予以體諒。這話對了一半,另一半卻大錯特錯。的確,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許多基層干部都是不辭辛勞、恪盡職守。但是,那些付出了辛苦、做出了成績的基層干部,不能也不該被拉出來給另一群做不到愛崗敬業的干部“擋箭”。基層工作不易,該表彰就要表彰、該減負就要減負、該提高待遇就要提高待遇,但無論如何,對公然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沒有任何借口可找。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公職人員為國家和人民所聘,許下過甘為人民公仆的誓言,更應對自己的職責使命有清楚認識,時刻警惕自我蛻變。在職場上,不得遲到早退、無故脫崗,是每個上班族都清楚的基本常識,更何況是在市場監管局這樣的部門。公職人員不盡職、不敬業,就算看起來是再小的小事,長期積累起來,也將鑄成大錯。
在網上,不少人回憶起在政府辦事機構苦苦等待卻辦不成事的經歷。對此,當地有關部門在通報中提到的“舉一反三”,還應落實為實實在在的行動,確保不再出現類似情況,其他地方的有關部門也不妨吸取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正是在每一件“小事”、每一處細節中接受檢驗的。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國內,時政,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