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2月6日訊(記者 陳志偉)智能部件安裝測試、目標信息處理與優化、智能功能集成與聯調、實景智能化作業……無人機裝調檢修賽項中,選手們正從容不迫地進行各項操作。
12月5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青島市拉開帷幕。
本屆大賽以“智領時代能創未來”為主題,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對接崗位需求設置了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人工智能訓練師S(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場景搭建方向)、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S(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等五個賽項。
各賽項均設置職工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采用雙人團體賽的形式進行。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全國30個省(區、市)的900余名選手進入決賽。本次大賽將持續至12月8日,比賽期間參賽選手們盡展才華、綻放技藝、勇創佳績。
“這場大賽不僅是技能的比拼與智慧的較量,更是人工智能新技術的多維展示和智能推廣。大賽聚焦人工智能多領域技術要素和創新產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升級,成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天津大學教授、大賽總體專家組組長王猛介紹,賽項一智能硬件裝調員,聚焦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提升硬件效能。賽項二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專注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突出智能視覺技術在“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中的作用。賽項三人工智能訓練師,立足工業應用場景搭建,實現智能感知與決策。賽項四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融合工業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突出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賦能企業智改數轉中的作用,提高生產效率。賽項五無人機裝調檢修工賽項圍繞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服務低空經濟。
“首次參加國家級比賽壓力很大,賽前做的最多的就是想辦法放松心態,將比賽的壓力轉化為動力。”青島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學生郝家麒說,通過參與比賽,接觸到很多的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對技能提升幫助很大,為今后個人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次參加無人機裝調檢修工賽,比賽的難度挺高的,考核的內容側重人工智能和無人機相互結合的應用場景,和實際工作比較貼合,應用性也強。”湖南隊職工組選手、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陳磊軍說,作為青年教師,通過比賽,了解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最前沿技術,對教學來說有引導性和啟發性。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主任、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稱,本次大賽設置的五個賽項,重點著眼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大賽圍繞“人工智能+”這一特點,先是聚焦智能感知環節,接著拓展到具體場景下的應用層面,同時涵蓋關鍵技術內容,由此形成了一個完整且具有系列性的體系,這對于引導后續數字技能人才培養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本次大賽是我國面向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領域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參賽范圍最廣的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是繼2020年成功舉辦首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之后,青島再度榮耀地肩負起國家級人工智能賽事的承辦重任。
大賽是傳播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平臺,也是技能人才培養和選拔的重要途徑。據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介紹,截至目前,青島市技能人才總量為172萬。其中高技能人才62萬,占比達35.76%。下一步,青島市將以本次大賽為契機,全力構建人工智能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推行“賽、展、演、會”相結合的辦賽模式,加強技能人才素質整體提升,為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