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媒 樂聯情 促同心

導語:這段時間,杭州西湖區轉塘·石榴籽家園非常熱鬧,每天都有20多名的制茶學員匯聚在這里,頂著38、9度的高溫,圍坐在高達200度的炒鍋邊上,通過炒茶大師一遍又一遍指導下,學員們對西湖龍井手工炒制技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炒茶現場聲)稍微有點毛糙,要扁平光滑一些。

同期聲: 九曲紅梅非遺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魯華芳:剛剛在做的是我們杭州特別有名的西湖龍井茶這次也是我們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的培訓有十五天時間,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學員也是我們石榴籽家園公益團隊。

配音:手工炒茶是一項既考技藝又考體力的工作。在高達200℃多度的炒鍋前,杭州市西湖區轉塘石榴籽家園公益團隊的志愿者們不畏熱浪,認真學習每一步手工炒制技巧。這場為期15天的集訓,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文化的接力,更是體悟石榴籽家園“以茶為媒”促進民族團結的意義所在。

同期聲: 九曲紅梅非遺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魯華芳:我們經常會說客來敬茶是我們中國最高的禮儀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面也是以茶為美 然后各民族的同胞對于茶特別有情感的 很多民族每天都是離不開茶的 來到我們這里的各民族同胞的話 我們都會敬上一杯茶 其實喝了這一杯茶以后的話 我們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樣了 沒有任何的隔閡 特別的親切

配音: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漢族有以茶代禮的風俗。一杯熱茶,是打開各族人民心扉的“鑰匙”。這不,8月中旬,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2024年第三期輪展浙江體驗項目“杭州周”中,就把這“鑰匙”亮相于北京。

同期聲: 九曲紅梅非遺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魯華芳:在北京這次我們帶上了團結茶因為我們團結茶已經接待了56個民族 就是他們喝了這個茶之后 很向往來到我們石榴籽家園 能夠來感受這民族的氛圍

配音:以“非遺”推進中華文化建設。轉塘街道黨工委支持浙江省非遺項目“九曲紅梅”傳承人成功打造國家級“轉塘·石榴籽家園”,通過制作56個民族團結茶,舉辦文化沙龍、讀書會等系列活動,“以茶為介”喚起中華民族相融共生的集體記憶,強化共同歷史認知。

同期聲: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田希仲:我們轉塘街道是“萬擔茶鄉”,是西湖龍井主產區,我們積極發揮非遺傳承人在非遺領域的作用,用茶為媒推進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具體是通過開啟茶文化講座、非遺課堂、手工茶炒制培訓等。近年來開展茶文化培訓、國學講堂、非遺大講堂等活動200多場,輻射人群近8000余人次。

配音:轉塘街道黨工委整合轄區內來自高校、企業的文化創意團隊,精心打造“文創共富精品帶”。支持以“石榴紅文創共富基地”為代表的文創企業(單位),開展非遺手工藝產品研發、設計、展陳、培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支持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員吳滌老師打造“吳滌工作室”民族工作陣地,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同期聲:杭州西湖區轉塘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田希仲:在吳滌會長帶領下,組建了“轉塘·石榴紅”合唱團,以“樂為媒·樂聯情·樂促同”為目標,用音樂的語言共同唱響民族團結之歌。

配音:優美的歌聲展現了各族兒女的蓬勃氣概,表達了各族群眾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聲;香氣四溢的熱茶,搭建起了大家交往、交流、交融的同心橋,更送上了西湖轉塘的濃濃石榴情。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