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政治獻金案被起訴移審。最初裁定以3000萬元新臺幣保釋,但檢方提出抗告后發回重裁,法官于29日深夜宣布將柯文哲的交保金額提高至7000萬元。柯文哲的家人及民眾黨籍民意代表多方籌款,30日中午過后湊齊了另外400pter幣保釋金。下午3時許,柯文哲具保手續完備,走**北地方法院。
柯文哲在30日下午3時許以7000萬元新臺幣交保,戴上電子腳鐐,在妻子陳佩琪陪同下,與民眾黨黨團人員、律師們離開臺北地方法院。法院外的支持者等候應援,柯文哲未發表任何言論便離開了現場。
據稱,柯文哲經歷了“驚險”的24.5小時后,戴電子腳鐐第二次獲釋。由于他身穿長褲,只能看到褲管“鼓鼓的”,并未看到電子腳鐐的具體畫面。
民眾黨籍民意代表張啟楷稍早在法院說明籌款來自,表示是陳佩琪申請解凍一部分款項及解約定期存款,加上黨團人員群策群力所籌得。他還提到,過去島內政治人物的交保金最高為5000萬元新臺幣,此次對柯文哲裁定7000萬元交保,創下紀錄。柯文哲為了探視父親,愿意上電子腳鐐,而同樣犯罪的前臺鹽董事長陳啟昱卻一毛錢都不必繳,還可以逛夜市。
目前,臺北地方法院合議庭于27日凌晨裁定柯文哲3000萬元交保,其他四個主要涉案人也均保釋,五人均限制居所、出境及出海,且不得有任何接觸同案被告、證人的行為。然而,臺北地檢署認為柯文哲辦公室查獲的便條紙碎片上有疑似指示核心幕僚許芷瑜出境等內容,擔心柯若交保在外,可能會利用可指揮影響之人刪除事證、勾串共犯,因此提出抗告。
臺灣高等法院于29日上午裁定撤銷原裁定,發回臺北地方法院更裁。當天下午臺北地方法院重開羈押庭,并于深夜裁定增加幾個被告的保釋金。柯文哲的交保金從3000萬元加到7000萬元,涉嫌向柯行賄的威京集團老板沈慶京的交保金從4000萬元提高到1億元,且全部限制住居、科技監控,不得與證人有所接觸,籌措保釋金的時間截至30日下午5時。針對新裁定,臺北地檢署表示,收到裁定書后再決定是否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