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心愿樹碩果累累

  普洱12月16 (黃興鴻)“近年來,我們共幫助轄區內居民完成18000多個微心愿。”16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倒生根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亞玲介紹,該社區積極推進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形成了各族兒女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當日,記者跟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組織的“牢記囑托這十年 云嶺團結花正艷”主流媒體云南行走進普洱市,探訪該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故事。

12月16日,李亞玲講述微心愿故事。黃興鴻

  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普洱市,與老撾越南緬甸山水相連。被譽為“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新中國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就誕生于該市。

  走進倒生根社區,門口一棵高約3米掛著五顏六色心愿卡的榕樹特別醒目。“我想要一支鋼筆”“我想要一床夏涼被”……記者看到,心愿卡上的心愿大多標注已實現。

  “完成微心愿是倒生根社區的常態化工作之一,效果很好,現在相互幫助親如一家。”李亞玲介紹,該社區屬于普洱市主城社區之一,常住人口18516人,流動人口2000余人。居住著漢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等民族。為服務和管理好社區,該社區共設15個網格長119個網格員。其中,網格員要做到“經常走訪人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細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2016年,該社區結合工作實際,推出“居民的心愿,我們來實現”溫馨服務,心愿卡心愿樹也就此誕生。

12月16日,倒生根社區心愿樹上掛著很多心愿卡。黃興鴻

  “轄區內中共黨員踴躍報名參加,幫助他人完成心愿。”李亞玲介紹,在社區的牽線搭橋下,其中一名男青年還實現了“想要一個女朋友,想要一個家”的愿望。

  李存珍是倒生根社區的居民,其女兒因患病生活無法自理。“我都不用寫微心愿,社區工作人員每周都會**服務,幫我女兒洗澡買等;志愿者及鄰居,也經常來幫助我們,我特別感動。”她說。

12月16日,民眾參觀倒生根社區內展出的民族服飾。黃興鴻

  據悉,倒生根社區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守正創新,把各族民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使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充滿生機活力。2024年1月,該社區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中共普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普洱市民族宗教委主任吳文早介紹,該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全局,現在的普洱,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民生幸福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今年前三季度,該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1元,同比增長4.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7元,同比增長7.6%。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