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由老轉新、從低打高,幾乎是一個行業性難題,而波司登幾乎解決了全部。
早些年,憑著質量過硬、價格親民,波司登一舉成為大眾羽絨服的首選。2017年后,波司登二次轉型,價格直線飆升,當下均價更是達到了2000元左右。
轉型拯救了波司登的業績,卻也引發了“波司登”漲價合理性大規模的討論,甚至質疑。
近期,波司登700多元羽絨褲僅3克絨的事件沖上熱搜,透過大量評論不難發現,近年大眾對這家老牌企業高端轉型的容忍程度,開始變低了。
現在,波司登成了黑貓投訴的常客,消費者大量不滿,不約而同地指向了虛假宣傳、產品質量、退貨退款等問題。
某種程度上說,現在外界對波司登的感知,既有其鋪天蓋地的明星代言,也有其難以匹配高溢價的產品質量,兩者,幾乎共同組成了“波司登現象”。
若穿透波司登主品牌迅速漲價、丟失大眾市場等表面問題,波司登當下真正暴露出的,或許是這家老牌企業大量營銷催熟試圖品牌背后,對自身品牌打造缺乏了耐心和恒心。
波司登轉型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80年代,波司登創世人高德康和11位農民工,借助8臺縫紉機代工,學技術,積累經驗,直到1992年,高德康創立波司登,正式拉開了創業序幕。
價格低、質量好的波司登一經出道,品牌聲譽旋即打開,一步步成為國內羽絨服一哥。
2007年,波司登以“羽絨服第一股”登錄港交所,一時風頭無兩。
可相比全品類服飾企業,由于羽絨服原材料價格不穩定,行業受季節影響大,由此引發的庫存壓力,也讓主營羽絨服的波司登天花板較低,資金壓力大。
由此,高德康帶領波司登首次轉型,并談到,要將非羽絨服的產品比例增加到40%以上,成為波司登新的增長引擎。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