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此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23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23年度,全面摸清了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家底。
五經普首次開展了數字經濟全產業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占全部二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9%。
五年間,數字產品制造、服務和應用為代表的數字產品制造業規模穩步擴大,發展質量不斷提升。2023年全國共有數字產品制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6.2萬個,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總量的9%,營業收入20.5萬億元,占比42.3%。數字技術應用業企業法人單位143萬個,占比49%,營業收入14萬億元,占比29%。
近年來,通過應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生產效率提升,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五經普數據顯示,2023年,47%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這些數字技術。分產業看,第二產業中54.1%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字技術,其中41.6%應用了云計算,40.1%應用了工業互聯網,32.1%應用了物聯網;在第三產業中41.5%的規模以上企業應用了數字技術,其中34.5%應用了云計算,22.2%應用了物聯網。
從區域特點來看,東部地區由于基礎條件好、應用場景多,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全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個區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數量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是62.2%、20.2%、13.6%、4.0%。四個板塊營業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分別是73.0%、13.8%、11.9%、1.3%。這些數據表明東部地區的占比高于其他區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領先方陣。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