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罰沒物資全國統一銷毀活動。主會場設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0個省(區、市)相關城市設有分會場,依法對部分達到銷毀條件的罰沒物資進行公開銷毀。全國共銷毀“特供酒”13.2萬瓶,包材9.2萬件(套),銷毀采取綠色環保、無害化方式進行。
近年來,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制售假冒“特供”“專供”“內供”黨政機關和軍隊的酒品,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嚴重損害黨政機關和軍隊形象。有的甚至采取低劣原料、工業酒精等在環境臟污的“黑窩點”進行生產加工,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
今年3月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在全系統部署開展“特供酒”清源打鏈專項行動,對酒類生產企業、小作坊、酒類銷售者、餐飲服務提供者、廣告主、廣告發布者等各環節主體進行深入排查,并密切會同網信、公安等部門,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打擊、深挖徹查,有力鏟除不法活動鏈條,嚴打重處不法分子,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立案查處“特供酒”違法案件1971件,聯合公安部門共計查獲“特供酒”66.19萬瓶,制假售假設備519套(臺),包材496.35萬件(套),涉案金額16.43億,搗毀制假售假窩點21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40名。
未來,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對制售“特供酒”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加強長效機制建設,推動“特供酒”問題根治,切實維護黨政機關和軍隊形象,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