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旺和他的護農隊成員們獵捕了三只野豬。在別人眼中,捕獵野豬已經成為了一種新興的“職業”,而“月入過萬”則是這個職業最誘人的地方。然而,劉旺坦言,在他創建的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中,“月入過萬”很少見,大多數情況下是“賠本賺吆喝”。
作為四川甘孜丹巴縣公益護農隊隊長,劉旺已與野豬“斗智斗勇”近一年。2024年初,他組建了這支隊伍,并拿下了丹巴縣野豬防控試點項目,計劃獵捕300頭野豬,每獵捕一頭可獲補貼2000元。截至12月10日,護農隊共獵捕了305頭野豬,已經完成了今年的任務。盡管任務完成,但很多村民反映仍有野豬下地,劉旺決定繼續義務幫助他們,即便隊員們也要準備回家過年。
成為“獵人”是劉旺一直以來的向往。山林間穿梭的自由和血液中涌動的激情讓他堅持,即便要為這份熱血“倒貼錢”,他也甘之如飴。護農隊的開支主要靠劉旺從其他地方掙來的錢補貼。隊員們每月有4000元到6000元的保底工資,每打到一頭野豬還有200元到400元的獎勵。護農隊養了70多只狗,還有無人機、追蹤儀及二手車等裝備,劉旺自己投入了近100萬元。雖然政府提供了60萬元的補貼,但相對于護農隊的開支來說,仍然不夠。“職業獵人”是一個投入大、繁瑣且危險的工作,不僅要在追逐野豬時操勞,還要負責獵犬的養護、醫療工作以及團隊的日常保障。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