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元旦剛過,春節臨近,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部署節日期間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確?!安嘶@子”“米袋子”產品產區產得出、運得走、賣得了,銷區調得進、供得上、價格穩。
在河南漯河,大型農貿市場和商超各類生活必需品、蔬菜生鮮琳瑯滿目、品類齊全、貨物充足。記者注意到,超市米、面、油貨品種類比日常大幅增加,各類商品價格牌分白色和黃色兩種,白色價格牌為市場價,黃色價格牌為優惠價格。一旦價格上下波動,就會納入信息監測。
糧油市場價格平穩,“米袋子”供應充足的同時更注重節約和營養健康新風尚。在陜西西安、江西南昌、湖南長沙的市場上,三五公斤的小包裝大米、面粉受到市場歡迎。在吉林梨樹、寧夏青銅峽等地,黑糯玉米、時蔬玉米、白筍玉米等鮮食玉米也越來越多地端上餐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羅守全稱:“保障糧油產品量足價穩,確保市場供應不脫銷、不斷檔。主動適應營養健康消費升級趨勢,支持企業增加名、優、特、新產品供應,加快全谷物產品培育推廣,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消費需求?!?/p>
節日市場保供:數字平臺助力物流配送 精細守護百姓餐桌
為守護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各大商超、零售平臺的配送員正爭分奪秒地忙碌在一線。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各種民生商品的倉儲、物流、調運和分發都精細入微,為節日期間的穩產保供打下堅實基礎。
凌晨兩點,在江西南昌一家網上賣菜的中央倉廚里,配送員正在忙碌著,他們把上萬個城市居民下單的米、菜、油訂單需求投遞到對應的專用的倉庫里。
為了保障節日市場供應,江西省供銷社下屬的供銷電商平臺一線員工中有近90%的員工選擇在崗,為南昌、上饒、萍鄉等地200個小區市民的生活保駕護航。
一線員工在崗,數字平臺也在“后臺”提供算力支持。元旦期間,以南昌為例,生活物資整體需求較平時增30%,算法精準鎖定了每天的貨品儲備量,做到了“心中有數”。
節日市場保供:冷鏈自提柜守好配送“最后一公里”
倉儲、物流的保障有了,配送端則要完成送上餐桌前的“最后一公里”,記者發現,冷鏈自提柜在節日保供中扮演了重點的角色。
配送員凌晨出發,早上八點之前把社區居民的訂單商品一一配送到社區這樣的冷鏈自提柜。生鮮食品可以在這種智能柜子儲存一天,保證品質。
為了保證貨源穩定,目前,江西供銷社系統在全省建設了3000多個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并借助冷鏈生鮮,實現了從田間地頭直供200多個社區。同時,為了方便客戶在家享用,商家和平臺聯手,提供了半凈菜服務,消費者回家簡單清洗就能輕松在家置辦出一桌大菜,與家人共享。
江西省供銷合作社經濟發展處處長呂杭稱:“節日消費除了大宗商品供應,我們在“精細”上做足保供打硬仗的準備,注重“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下一步,還將推出數字化平臺,促進互聯互通,打造200多個居民小區冷鏈自提柜示范鄰里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