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阜寧:人大代表“云端”履職忙 “民呼我為”傾情辦實事

  鹽城11月22日電 題:江蘇阜寧:人大代表“云端”履職忙 “民呼我為”傾情辦實事

  作者 谷華 顧名篩

  每天清晨和傍晚,江蘇阜寧老城廂廟灣廣場人頭攢動,人們在休閑娛樂之余,更愛到設在這里的人大代表第七聯絡站里坐坐,或和代表們面對面聊家長里短,或通過掃碼向代表們反映身邊的急難愁盼。

設在縣城射陽河畔的阜寧縣人大代表第七聯絡站。谷華 攝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難,我有所幫。”在阜寧,依托縣人大常委會開發的“阜寧人大代表云家”微信小程序中的“民呼我為”平臺,全縣1497名各級人大代表廣泛聯系服務群眾,傾聽民聲、匯聚民智、為民解憂,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

  28858個群眾掃碼場景遍布城鄉聽民意

  “民呼我為”平臺于2021年8月上線。為了方便群眾掃碼使用平臺,阜寧縣人大在線下代表履職陣地設立了代表之家、聯絡站、工作室、云上聯系點、監督哨、中心戶6大類28858個群眾掃碼場景。

  “我們還在農貿市場、閱讀空間、城市公園、衛生室、銀行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人大代表二維碼,方便群眾隨時找到人大代表反映問題。”“民呼我為”平臺內容終審管理員陳宏圖說,“碼”上聯系,拓寬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渠道,從平臺上線前后的8組數據對比來看,群眾聯系人大代表的平均人次增加了近20倍,人大代表處理群眾意見和要求的總數增加了近30倍,特別是人大代表閉會期間參加履職活動的次數增長了9.2倍。

新建成的新涂垃圾中轉站。谷華 攝

  “我很高興通過平臺為群眾解決了這個大難題。”11月20日,在阜寧陳良鎮,鎮人大代表陳克亮談到鎮垃圾中轉站搬遷時感慨地說。今年4月,他在平臺接到群眾反映鎮垃圾中轉站氣味大、蠅蟲多、噪音擾民等問題,在多次到垃圾中轉站實地考察后,他提出垃圾中轉站整體搬遷的建議。

  很快,陳良鎮人大牽頭進行項目選址、資金協調等工作,并認真聽取群眾訴求。7月,總投資55.8萬元的新涂垃圾中轉站建成投用。

  “人大代表在接到群眾反映后,須在48小時內了解有關情況。”阜寧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靜平說,這一規定促使人大代表更加積極主動地關注群眾呼聲。人大代表個人能夠處理的事項,在平臺上直接答復群眾;人大代表個人處理不了的事項,上傳縣人大代表服務中心,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六大環節構建“民呼我為”平臺運行流程

  阜寧縣人大常委會授權縣大人代表服務中心負責“民呼我為”平臺反映事項的整理、審核、交辦、督促等工作。按照“群眾呼、代表應、人大處、政府辦、各位評、代表督”六大環節構建“民呼我為”平臺運行流程,代表反映事項屬于共性的,由縣人大相關專工委處理;反映事項屬于個性的,由“12345”政府公共服務平臺處理。每個處理環節,人大代表服務中心都會發送即時短信提醒和超時短信催辦,對群眾和代表反映的事項實行閉環處理。

  今年4月,阜寧縣阜城街道阜師路師苑小區居民張先生通過掃碼向縣人大代表李愛娟反映:小區附近餐飲店油煙凈化設施老化、破損,油污溢滿路面,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

  李愛娟將此問題上報“民呼我為”平臺,平臺將這個問題轉交給生態環境局、綜合行政執法局處理。兩個單位處理結束后,張先生在接受平臺回訪時表示,這兩個單位的回復沒能解決實際問題,對處理結果不滿意。

  依據平臺規定,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沒有得到滿意評價時,由縣人大常委會分管副主任組織開展線下現場督辦。4月27日,阜寧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靜平召集相關部門,同時邀請李愛娟和張先生一起到小區實地查看,就發現的問題予以當場交辦:墻體、路面的油污及下水道堵塞問題由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處理,油煙凈化問題由生態環境牽頭督查,綜合行政執法局配合。5月6日,平臺對張先生進行再次回訪,他表示對最后的辦理結果非常滿意。

  匯總“反映事項熱詞”促進基層“善治”

  11月20日,在阜寧縣人大代表服務中心數字大廳,數據管理員王亞男認真梳理“民呼我為”平臺運行情況。平臺自運行以來,群眾和代表反映事項總數達23578件,已接辦事項數23529件,滿意率達96.43%。

阜寧人大代表云家數據平臺。谷華 攝

  據了解,為激勵先進,自2023年起,阜寧縣人大每季度都舉辦云家故事會,請各級人大代表講述他們如何利用平臺,幫助群眾解決身邊的“煩心事”。云家故事會還通過“阜寧人大代表云家”進行現場直播,每期近3000人觀看。

  阜寧縣人大代表李愛娟說,平臺讓她更加深入地了解群眾的需求和關切,也讓她在履職過程中有了許多的思路和方法。通過與群眾的互動和交流,她能夠更好地為群眾代言,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充分激發了她的履職激情。三年多來,她累計向平臺提交事項214件,成為提交事項最多的人大代表。

  大屏上,“反映事項熱詞”欄目格外引人注目。“小區公共設施”“房屋質量”“道路規劃管理”“物業服務問題”“農民權益保障”等詞條,以不同的字號、不同的顏色呈現。

  “字號越大的,說明群眾和代表的關注度越高,我們會引導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此類問題的解決。”王亞男說,數據分類每天處理一次,數據統計每月一次,反映事項熱詞每季更新一次。

  “平臺為群眾與代表、代表與政府之間搭建起了高效溝通的橋梁。”徐靜平說,尤其是通過代表監督,可以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政府部門始終關注群眾需求,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服務質量。(完)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