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11月11日電 (吳蘭 孔令佑)近年來,安徽省亳州市聚焦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圍繞破解城市管理中的“盲點”“堵點”“焦點”問題,不斷在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上下功夫,提煉打造了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系統“五朵云”應用場景。
依據風險評估結果,亳州在燃氣管線相鄰地下空間部署安裝了1840套可燃氣體監測儀,基本實現對全市燃氣管網較大風險及以上區域監測全覆蓋,實現燃氣“云監管”。
亳州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指揮中心。記者 吳蘭 攝在城市防汛治理體系建設中,創新打造了“人防+技防”的城市防汛治理體系。在人防方面,建立了由市長任總負責人、分管副市長任副總負責人、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中心城區易澇點點位負責人的工作機制和汛期“叫醒”管理機制。在技防方面,整合了全市主城區河道、隧道、泵站、易澇點路段等116個重點監控位置信息,以及26個易澇點位信息、52名點位包保責任人信息。
在重點位置同步安裝了333臺流量計、雨量計、液位計以及高位監控等監測設備,對管網溢流、管網淤積、管網錯接混接、河道偷排等各類安全問題實時監測,實現防汛“云調度”。
針對風險較高供水管網,部署了304套供水漏失監測儀進行管網漏失監測,在“電子聽漏工人”的協助下,能夠避免長時間管道暗漏、明漏而引發管道爆管、路面塌陷等次生災害的發生,打破傳統聽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供水實現了“云管理”。
亳州還重點選取了建設年代長、載重車輛多、交通流量大、養護難度高的17座橋梁進行安全健康監測,完成對橋梁結構BIM及周圍環境三維建模,在橋結構易損位置重點部署加速度計、溫度計、應變計、監控等784臺監測設備,確保橋梁安全暢通,實現了橋梁“云保暢”。
在“云疏散”方面,目前系統共享了花戲樓、曹操公園、南湖公園等12個易造成人員密集場所的23路視頻監控,并打通了21處“喊話”設備,建立了客流量過大“喊話”疏散管理模式。(完)